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季羡林-人物评价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

季羡林-个人理念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   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

季羡林-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

“可爱可亲的老头”丁聪:带走家书,留下漫画

  丁聪:带走家书,留下漫画   李辉(学者)   带家长的信远行   93岁的丁聪走了。2009年5月26日上午11时,那个常常以讽刺留给读者思考、以幽默留给读者快乐的小丁,永远走了。根据他的遗愿,不举办遗体告别,不举行追悼会,甚至连骨灰也不要。他走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带走除了妻子写给他的一封信。   在妻子沈峻面前,除了画画和读书,丁聪生活自立能力很差,从来像一个听话的、时而还撒撒娇的乖...

丁聪-人物评价

  柔顺的性格与张扬的漫画之间,应该是有关联的。那么多的曲折和传奇,和大时代那么紧密的联系,都可以为小丁作品与其性格之间的反差做出注脚。   说的是人称小丁的漫画家丁聪,洒脱、睿智,在世人眼里,小丁好像永远不老,所以忽然之间听到小丁去世的消息,还是吃了一惊。   转而一想,丁先生以93岁高龄去世,那算是喜丧。是要白事红办的。加上和丁先生素无来往,不惮于被人骂我缺乏敬畏心,吃惊过后,我是没有悲伤...

丁聪-作品介绍

  《丁聪插图代表作精选》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价格: 25.00元   所属分类:图书 典藏图书   所属分类:图书 图文 漫画   基本信息   总 页 数:184页   装 帧:平装   开 本:24开   I S B N :9787108028594   出版日期:2008年6月北京第1版 2008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内容简介: ...

丁聪的山海居

  丁宅是四室无厅。一进大门,走道里就堆着书。要说堆,绝对恰如其分。因为这些书,不是放在书柜里或书架上,而是打着捆堆在地上,就好像准备搬家或刚刚搬来。其实这些书既不是刚搬来也不准备搬走,而是堆了很多年。   丁聪好读书和好买书是有名的。进了书店如果不买本书,他就会感觉有点对不起书店,或者对不起自己──白来一趟嘛。   总而言之,丁聪绝不肯空手走出书店,结果就是把书从书店往家里搬。身为漫画家,丁...

千秋功过黄永胜

上将:黄永胜(1910198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      湖北省咸宁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团长、第二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

朱敏: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

  长期以来,多种病痛无情地折磨着朱敏。自脑血栓和股骨颈骨骨折后,她很少出门。前几年的时候,她还克服伤痛,到八宝山为亲爱的爹爹朱德及康克清妈妈扫墓。   2006年是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尽管身体情况欠佳,朱敏表示还是会想办法参加纪念大会。   走进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一幢普通住宅楼内,笔者一行两人很轻松便找到了朱敏的家。一进门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朱德半身塑像,这尊塑像和军事博物馆及四...

朱敏——谨记父亲教导一生从教

  1953年,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之后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教育系和俄语系任教,并始终遵循父亲朱德的教导: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需要建设人才,你所从事的正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爹爹对你的期望。   从参加工作之后,朱敏便离开了父亲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集体宿舍中;4年之后才搬进教工宿舍楼,一住就是40年。   1986年,年满...

朱敏——《红樱桃》中的“楚楚”原型

  由叶挺将军之孙叶大鹰执导的影片《红樱桃》,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上映,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讲述了中国女孩楚楚在德国法西斯集中营的悲惨遭遇,将人们的视线带回法西斯制造的恐怖年代。该片曾获第16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而女主人公楚楚的原型就是朱敏。   4月18日,叶大鹰在其博客撰文悼念朱敏...

林耀基:中国小提琴的“挖矿大师”

  林耀基:中国小提琴的挖矿大师   林耀基有一串长长的头衔,然而唯一被他身边的人们反复强调的身份是:一个好老师   本刊记者/杨涵舒 文/李邑兰   3月22日上午,一场沙尘暴刚刚过去,北京的天空蓝得透明。八宝山的空旷使初春的风显得格外凛冽。殡仪厅外,几个年轻的女学生眼眶红肿。这是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教授的追悼仪式。两首小提琴曲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马斯奈的《沉思》,取代了传统哀乐,在厅内回...

开国上将苏振华

苏振华                       开国上将苏振华苏振华(1912-1979) ,原名苏七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墩戴家铺一个雇农家庭。 自幼务农。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参加赤卫队。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红...

林耀基-生平成就

  自1980年他的学生胡坤在芬兰第四节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实现了中国小提琴在国际赛事中零的突破之后,他的学生开始在各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脱颖而出,走向世界。其中;薛伟、徐维聆、柴亮、贾宏光、陈允、张堤、谢楠、陈音来、顾文蕾、李传韵、刘扬、陈曦、杨晓宇等一大批小提琴演奏家并先后在芬兰的西贝柳斯、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前苏联的柴科夫斯基、英国的梅纽因、美国、法国的弗朗西斯卡、澳大利亚、德国、日本...

林耀基-练琴口诀

  林耀基的练琴口诀   内心歌唱率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   基本要求匀准美;胆大心细精益求。   内心歌唱预先听,两手动作预先量,   多余动作要去掉,紧张因素要扫清。   内心歌唱率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   基本要求匀准美,胆大心细精益求。   东西南北中,四面八方通;   脚踏地球中,顶天立地松;   情爱我心中,箭发自弦中;   祝君更成功,展翅游太空。   换指...

林耀基-教学观点

  思维活跃的林耀基说,在他看来,人的身体多数都是吃坏的,小提琴多数都是练坏的。林耀基认为,一个演奏家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每天用来练琴的时间应该不会太多。他应该做什么呢?我们中国人学西洋乐器,欠缺的不是技巧,而是文化。林耀基说正是因为自己学琴晚,在技巧上,比演奏家们体会更深,因为那些名家们,他们在四五岁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技术其实是最简单的,而如何丰富地运用简单的技...

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

全国解放后,彭绍辉调到西北军区工作,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由于过度操劳,他患了高血压症,曾几次晕倒在办公室,苏醒过来后又继续工作。有一天,他连续晕倒五次,每次晕倒后休息片刻还要坚持工作。警卫员一再劝他休息,他硬是不肯。后来在卫生部领导和妻子的再三劝说下,他才休息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稍有好转,他又继续工作了。   上级考虑到彭绍辉的健康,决定发给他一点营养补助费,可几次派人送去,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独臂将军彭绍辉传奇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在参加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独臂率部斩关夺...

彭绍辉传略

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西乡西二区上七都瓦子坪村(现湘潭市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八日)生于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彭绍辉在舅舅帮助下读了两年多私塾,因家庭贫困只好辍学为地主放牛。彭绍辉十六岁时,父亲因劳累去世,由于房子都典给了地主,一家人只好住在祠堂里。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彭绍辉和哥哥参加了农民运动。1927年5月21日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彭绍辉加入农民自卫军攻...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塑像在鞍钢落成

  新华网沈阳11月20日电(记者陈光明、王炳坤)建国初期,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崇伦推进技术革新的故事,曾经家喻户晓。20日上午,鞍钢集团公司举行仪式王崇伦塑像揭幕仪式,纪念这位老劳模。   王崇伦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全国劳动模范。1953年,鞍钢在大力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矿山生产一线告急,大批凿岩机因缺少备件卡动器而被迫停止作业,试制卡动器的特殊任务落在鞍钢机械总厂。年轻的高级技工、革新能手...
  共1347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