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裴顿劳斯((Francis)PeytonRous,1870年10月5日-1970年2月16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他发现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获得196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人物评价

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都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同时作为封建权臣,他也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荣辱兴衰,有起有落。但是,由于他在从政晚期,被康熙帝罢相,导致关于他的许多资料都湮没不详。还有,因其子纳兰性...

代表著作

  杜育《荈赋》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全文如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这首《荈赋》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专门歌吟茶事的诗赋类作品,是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文学基础,它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茶叶从种植及生长...

嫌疑人上月自称患绝症

此时,孩子27岁的母亲骆慧(化名)刚下班往回走。走在村口时,一个老乡说,你家孩子出事了。骆慧一下子蒙了,跌跌撞撞回到家里,警察不让她进屋,她趴在窗台上一看,眼前的惨状令她头皮发麻。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凶手竟然是她的丈夫。 大的上个月刚满三岁,是我和前男友生的;小的刚一岁半,是我弟弟的儿子。昨天上午,骆慧哭着说,她是贵州遵义人,三年前儿子出生后,她和孩子父亲分手了。后来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在长乐打工的...

程融钜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受地专级待遇离休干部,原杭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程融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25日12时15分逝世,享年93岁。 程融钜同志系湖南武冈人,1918年1月出生,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0月至1946年5月,在浙江大学(贵州遵义)读书,担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46年6月至1948年12月先后在重庆益世报、新民报和杭州东南日报担任记者和编辑。1949年2月至...

苏新智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 (现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原纪委副书记苏新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月12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8岁。   苏新智同志系陕西定边人,生于1924年1月,1936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6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三边分区司令部战士、中央警备团四连班长、副排长、排长,中央警卫师一连政治指导员,190师568团干部处副处长、处长,八机部拖...

南昌市体育局原副主任李焕义同志逝世

  2012年01月19日08:33 来源:《江西日报》   离休干部、 南昌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南昌市体育局)原副主任李焕义同志(副地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月13日在南昌逝世,享年84岁。   李焕义同志系河北省献县人,193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重庆办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红岩魂”主题教育活动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团支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办青年干部开展网上祭英烈,共铸红岩魂主题活动。青年干部们在网上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并表示要学红岩英烈,扬红岩精神,做红岩传人。图为青年团员在网上献花、点烛、祭酒、留言,深切缅怀红岩英烈。

沈粹缜:相濡以沫

  沈粹缜的丈夫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邹韬奋,他创办了著名的《生活》系列报章杂志,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革命征途中,夫人沈粹缜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他。邹韬奋的出色和沈粹缜的平凡相互辉映,堪称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楷模。   在邹韬奋身后,夫人沈粹缜始终默默追随。她要带孩子,要操持家务,虽然忙碌的邹韬奋很少顾家,但她从不以经济上的问题来影响丈夫。据范长江回忆:1941年在香港时,我发现他的夫人沈粹缜女士...

曾炯-趣闻轶事

一、不去美国要求去德国   老师陈建功   1926年,曾炯在原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毕业时,参加了欧美公费留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录取为赴美留学生。按照规定,师范毕业要执教两年才能去留学。1928年,曾炯办出国手续时,提出了去德国的要求。 为什么曾炯要求去德国留学呢?原因是曾炯的老师陈建功先生在课堂上曾对学生们说:我本人是个日本博士,但德国数学博士最难得!现在德国哥庭根大学是世界数学的中心!在老...

美国夫妇得新冠手拉手去世,“我们都被骗了”

照片里这个女孩名叫凯西,在索尔兹伯里学院担任教师助理。帅帅的男孩名叫约翰尼,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中士。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50年前,那时候他们俩刚刚在一起。  相爱两年后凯西和约翰尼结了婚.  婚后的两个人呢,没有什么电视剧般的狗血故事,他们一直深爱着彼此,约翰尼喜欢演奏音乐,而凯西呢就喜欢听音乐。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后来又有了九个孙子和孙女,还养了两只叫萨米和梅西的贵宾犬。  今年是他们在一起的...

生平概况

  年十三,通七经。与弟朱珪少皆以能文有声于时。大学士诸城刘文正公延居邸第,﹝刘统勋﹞凡参决大事,每从咨访,中乾隆癸酉乡试。明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方略馆纂修官。及丁父忧,服阕后,无意出仕,欲作名山大川之游。会上夙闻公名,召坐询家事,使为强起,辞不获已,遂复就职。即授赞善。旋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己丑,钦派协办内阁学士批本事。庚寅,典试福建。俄奉命督学安徽。以识字通经诲...

猝死司机杨玉强不属于正式员工

 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该局根据调查确认杨玉强属于深圳德恒门诊部员工。该员工于去年12月9日在前进路与宝田三路交界处因突发疾病死亡,据申请人提供的诊断书和病历本诊断为排除机械性暴力致死。申请人今年1月13日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查实,员工杨玉强的上诉情形符合《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认定他视同工伤。   处理此事的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西乡管理站负责人称,经过调查,德恒...

告别崔志文老师

  @民有民的活法:【告别崔志文老师】歌曲《纤夫的爱》词作者崔志文先生4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辞世,享年77岁。崔先生历任武汉电台编辑、文教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经济信息部主任。先生是我的恩师与老领导,为人正派,做事认真,治学严谨。学习工作生活诸方面予余帮助甚多!老师一路好走!学生就此拜别!

人物故居

  玄妙观原名元庙观,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 故居桃市沔城回族镇)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   从1984年到现在,广大群众纷纷热情捐款,在原废墟上重建玄妙观。玄妙观作为江汉平原闻名的道教中心,现有道人十余名,内置各种设施和道具供游人观赏,是旅游求道理想之地,各地道徒纷纷来此参观朝香,获取牒文,每年古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方...

热血青年

  1915年,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对其支持,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公愤。   义愤填膺的郭钦光不顾当局的压制,以学界的名义与各校学生在广州东园召开国耻大会,他还亲自登台演讲,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号召国人一起行动,同仇敌忾,反对卖国贼,全然不顾台下军警手持刺刀,怒目相视。郭钦光越说越激动,由于激愤过度,以致当场呕血,在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此后,他继续进行爱国...

人物经历概况

1901年3月19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19年毕业于成都省立一中。1920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1922年在上海曾与林如稷、邓均吾、陈炜谟组织浅草社,创办《浅草季刊》。同年又办《文艺旬刊》。1923年转学到北京大学研究生班,专攻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年后执教。   自1927年至1936年先后在山东、河北省等校任教。七七抗战爆发后返回故乡,次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成都分会常务理...

福泽谕吉-少年

才华初露   谕吉年少时居家,常制作手工艺品,换得糊口之资,贴补家用,无暇读书识字。一直到了十四五岁,才开始学习汉书(中文书籍)。从此以后,才华渐露,进步神速。   他具有豪迈不羁的性格,爱好自由的生活,对事物的观察又细密入微。他自幼生长在门阀观念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里,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希望早日离开中津,摆脱门阀制度的枷锁,另谋发展。二十一岁时,他如愿以偿,到长崎学习兰学(荷兰语文及学术...

盐田警察昨泪别好战友伍在明

  昨天上午,深圳市殡仪馆内哀乐低回,盐田公安分局在这里送别因公牺牲的好民警伍在明。记者了解到,伍在明生前多次被评为破案能手,从警17年来,他经手破获的案件多达300余宗。   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经侦局局长李洪朗,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王依军,盐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分局局长林电雄,盐田区副区长卢成燕等领导,伍在明的家属、生前工作单位的战友、全局各单位民警代表以及自发赶来的盐田各街道、社区的...

红岩上,红梅开

  2007-10-13 15:26   1961年,根据江竹筠烈士以及与她在狱中并肩战斗的烈士们的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了.红岩英烈是一个具有史诗般意义的英雄称号.他们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在敌人的酷刑和屠刀面前,表现出革命者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为所有共产党员树立了世代楷模.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了全体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正因为如此, 红岩...
  共1344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