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今天来看你

今天来看你不为你上香也不为你点蜡,烧纸只给你说几句话哪怕你已经听不见也不难为我排忧解难给我一丝安慰你走后,留下我我在人间过得很受气哎~哎~你生前应该已知晓不过,你放心谁想气我、讴我——都是白费劲我会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每一个时辰你在那边放心吧开秀什么都经受得起! 2023年8月30日15:25:20

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写在哥哥离开一年里

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写在离开一年里我的哥哥于2011年6月19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哥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念你,一年来每当把回忆追想,寻找那失去的亲情,就会有思念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下,,,,,阴阳两隔,你给我们留下的是永远的思念,无尽的想念!哥哥,想你,想你呀!你的脚步常常的响在我的耳旁,你的笑容常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记忆中!哥哥你是弟弟妹妹的榜样,你孝敬爸...

他对群众文化事业一往情深

孙牧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可是网上还经常有他的词作消息,他创作的歌曲依然不断地被作曲家谱曲、发表,被演员和孩子们演唱。人们大都从音乐角度熟悉和喜爱他的作品,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师长风范、他的乐于助人甘做人梯的精神、他对基层同志的真挚情感、他对群文事业的一往情深,以及他对全省群文理论工作所做的贡献,还依然感动着我们,每每被人们提起。 群众文化调研工作是群众艺术馆业务工作中一个较特殊的行...

追忆大师李德伦

著名指挥家李德伦与世长辞的消息,使许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感到万分悲痛。昨天在李德伦家里,前来吊唁的李老生前好友和音乐界人士络绎不绝,还有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记者在这里采访了一些曾经与他合作的老艺术家、接受他直接指导的青年学生和曾聆听李老交响乐讲座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回忆起与李先生的友谊和与他相处的往事:   当年的音乐爱好者:李先生曾给我们讲课 ...

音乐老人李德伦

李德伦住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已经有好些时候了。如同窗外变幻不停的季节,他的身体也是时好时坏,病情时重时轻。但他的幽默、平和、坚韧,一如从前。84岁高龄的老人,用自己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坦然地同纠缠他的病魔抗争。   协和医院的深深庭院、砖墙、廊柱和绿色琉璃瓦顶,在不远处的王府井大街和东方广场的映衬下,更加显得宁静。历史与今天、繁华与质朴、喧闹与平和,在这里,已悄然融为一体。  ...

清明,怀念我的父亲!

作为儿子,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父亲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父亲,更是我好老师。他用自己的辛劳,改变了我们姐弟六人的命运。父亲的人生准则简单得只有十二字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写照。 父亲的一生,是勤恳踏实,严谨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稳健坦诚、无私奉献的一生;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走了,我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看到他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

悼亲培 张永强(北大同窗)

悼 亲 培 张永强(北大同窗) 英年早逝,人间痛失良师友====才气长存,天界方归文曲星。 亲培,去年院庆我们同宿北大资源宾馆,共同为唯真石揭幕,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九月初我电话给你,告诉你我中秋后要去长春开会,欲谋一面。你答曰,将去中央党校学习,恐不能如愿相见,不想此次通话竟成绝响。而去年一别,竟成永诀。亲培,痛煞我也! 还记得09年我们在浙江,同游普陀,漫步兰亭,穿行溪口,绍...

绘画大师林风眠骨灰将被迁移到杭州

梅县林公风眠之灵龛在香港歌连臣火葬场慎终堂7楼泯然众人(上排右二),Gerald专程在现场祭拜其外祖父林风眠 一代绘画大师林风眠的外孙杰拉德马科维茨(GeraldMarkowitz)首次来上海时,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提及,外祖父林风眠的骨灰存放在香港某道观,其此次来华最大的愿望是试图帮助完成外祖父的回家遗愿,将其骨灰迁到杭州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外。 2012年12月中旬,杰...

最想念的姐姐

晚上好姐姐 我回来了就上来看您了,这几天没有给您祈福 手机祈福不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 天堂的您和妈妈弟弟还好吗?很想念你们,去看咱爸爸了,身体还行吧,最近腰不好,在那一天把他所有的东西都收拾洗了,带了他喜欢吃的,你放心吧你也知道的,只要有我在

潘景郑书札欣赏(二)

潘景郑书札欣赏(二)潘景郑 书札(见插图),近代手稿本,6页 纸本,此件内收潘景郑致鸿舜书札1通3页,致子书书札1通3页,信中谈购书及版本之事,尤在致鸿舜信中谈及被蜚语中伤,决定远离故乡,请鸿舜先行告知欲采购之书。参见“雅昌艺术网”( 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0012900133)潘景郑,江苏吴县人。藏书家,版本鉴定家。“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并跋《三松堂书目》赏介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旧藏并跋《三松堂书目》赏介潘奕隽的藏书楼名“三松堂”,潘奕隽曾著有《三松堂书目》和《三松堂书画记》,《三松堂书目》中仅黄丕烈校跋的图书就有百种以上。后二目均归潘氏后人潘景郑收藏。潘景郑先生在《三松堂书目跋》中写到:“公遗书,析产后分藏曾伯祖顺之公暨曾叔祖补之公处。补之公遗箧,传至玉荀叔祖,别署桐西书屋,殊多精本,光绪中即散去。顺之公子姓甚繁,太半亦经后人散失,尚余数十...

潘承弼辑《陟冈楼丛刊甲集》被收入《清代家集丛刊》

陟冈楼丛刊:潘承弼(1907-2003)编辑。承弼字良轴,号景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文献家、藏书家潏祖荫之侄孙,早年师事词曲家吴梅。20世纪40年代任职上海合众图书馆,后人上海图书馆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见《文献家通考》卷三〇。(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9F%E5%86%88%E6%A5%BC%E4%B8%9...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所云之《艺芸书舍宋版书》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所云之《艺芸书舍宋版书》简介《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是由汪士钟取其所藏之宋元旧本编撰而成。著录宋本319种,元本155种,但在其生前没有出版。同治十二年(1873年),潘祖荫得《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钞本,慨之“富矣精矣,真不减东涧、仓苇,盖皆荛圃、涧黄诸老为之评定,故绝无伪刻,因付诸梓,犹黄荛圃刻毛季书目之例”,遂辑入《滂喜斋丛书》刊以行世。首刊顾千里序曰:“汪君阆源藏...

乳燕飛·病中有懷八儿离膝初回驪歌骤中心惘然

乳燕飛·病中有懷八儿离膝初回驪歌骤中心惘然 病骨支離久,沉香来、凝寒料峭,怎得消受。昨宵残漏驚初梦,還觉重念未厚。却自笑、裹躯蒲柳,倚枕三竿肠千结,奈伤离、骨肉纷先后。迷望眼、泪盈袖。待圆缺月终相守,阻閟山、驹塵万里,归期知否。华鬓零星悲舊短,催老窮途视舊。谁療我、华佗针灸,罄矣行囊无人惜,典鹴裘、莫换千金帚。吟绪苦,恁回首。注:1. 词中“八儿”即寄漚之子潘家斯,平生积乐行善,随和自然,...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等辑目录之《炎先生自定年谱一卷 附太炎先生 著述目录》

著名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潘景郑等辑目录之《炎先生自定年谱一卷 附太炎先生著述目录》简介《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一卷 附太炎先生著述目录》 章炳麟撰 潘承弼(潘景郑)等辑目录。《章太炎自订年谱》成书于1928年,叙述他自清同治七年底(1869年初)出生至1922年间的事迹。章氏在辛亥革命以前,曾与改良派作过坚决斗争,并主编《民报》,宣传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和立宪党人张謇等组织统一党。曾参加过一些反北洋军...

摘自陈先行发表于2006年《文汇读书周报》第三期

? 从藏书家到图书馆研究员,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景郑先生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为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少年时代就有一个愿望:远离名利场,坐拥书城,甘老是乡。他如愿以偿了。 ? ------摘自陈先行发表于2006年《文汇读书周报》第三期

宝贝,如果有来生做我永远的老婆好吗?

我知道我不该这么想,或者是太自私了。 我记得你说过如果有一天你不在我身边了,要我学会照顾自己,让自己过的开心。可是你知道吗?没有你我怎么能过的开心。这些天我真的过的好辛苦,好累,心里好难受。一个人开始变的深沉,忧郁,自言自语,一个人坐在窗前看夜晚的天空,都说人走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每天都会找到底哪颗才是我的爱人,是最亮最耀眼的那颗吗!一定是,因为你是个阳光灿烂的女孩,在你周围的人都会感觉到你的...

我无法忘记的哥哥

哥哥,今天是2011年10.4.国庆长假中,但是对假我已没有这概念了,我永远都在放长假今天在网上为你建了一个墓,这样我可以常来看望你、告诉你,你现在有一个孙子了他很乖希望你在天堂能为他们祝福,嫂子已有一个丈夫她真有福气,过得很幸福我希望我们来世还是兄妹

感言

福妈 你 我虽然未曾谋面 昨晚听到你离去的噩耗 我心里难受之极 不知道用什么 来表达 只有在这里祭拜你了 希望你一路走好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