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大连姑娘戚琪晓嫁到锦州,因与丈夫发生口角跳楼自杀

#锦州身边事#今天上午我家楼隔单元一女子因与丈夫口角从六楼跳下身亡。死时身着红色衣服,必化厉鬼。实在无知,自杀后果很严重,不能转世投胎,只能徘徊在死处,每七天重复一次死亡时的痛苦。抓不到替身就会永远重复下去,害人害己。。有什么事值得如此极端,人身难得,如此不惜,实在糊涂! 死的人是戚琪晓,锦州电视台主持人!媒体公布是心梗,其实不是心梗,是跳楼!你们小区一定有目击者!死者定有冤屈,却无人...

邹佳航--失独家庭的痛,走好

入校后先打服再上课   据了解,欧瑞特训学校采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教官负责管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   不仅是话语不服被打,有时候就是一个不服的眼神,也可能招来毒打。同学肖成对记者说,被打后,教官还会因为没有解气,只给犯错学生留三分钟时间吃饭,时间到后立刻收碗。   14岁女生杨娜告诉记者:我也被教官打过,他们扇我耳光,把我脸都打红了。我马上低头认错,才避免了被脚踢。  ...

贾斌斌受伤后之惨呼:“谁来救救我!

贾斌斌者,1982年12月生,中原河南栾川人士也,事栾川县人民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兄幼时即略肥,少言,嗜读,喜古文,好诗词,文采出众,聪颖敏慧,为人谦和,言辞幽默,彬彬有礼。高中时节长于吟诗诵词,然高考之时逆鲁迅先生之道,以人民之康健为念,虽有诸多反对而毅然弃文从医矣,时年18岁。毕业后即任骨科医师,从业期内依幼时之风,师于鸾州著名正骨医师,严谨治学,谦逊待人,视患如亲,终于2012年迁栾川县人...

陈志红散文集《无边的生活》,怀念

这是一本优雅的书,也是一本可以将你的心灵引向旷远的书。   因了一句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于是,我动身,沿着一条没有目的的路去寻找灵魂,或者说是安魂。我寻找到那朵在山谷或溪旁的神秘的小蓝花,还有日耳   曼民族的忧愁而高贵的美男子诺瓦利斯。于是,诺瓦利斯、蓝花还有蓝天交融在一起,向寻找它的人们闪烁着神秘的光。于是,我坐在现代都市的某个空间,穿过岁月的迷雾与你对视...

惊心动魄的一幕 第十一节 7

俗话说:吃一颗黑豆爬一架山。他啃了几穗嫩玉米,身子明显感觉硬朗起来,吃完后, 他像孩子吸吮了母亲的乳汁,两只手亲昵地抚摸着土地,两大滴饱含着感情的热泪和雨水一 起淌在了大地母亲的胸膊上 现在他又起程了顶着哗哗的风雨,高一脚,低一脚,踉踉跄跄向县城颠簸着。他 想:天明后一定能走到城里的。到城里去!眼前他只考虑这个目标。城里将给他带来什么, 他现在甚至连想都没想。雨啊,停一停吧!看他向...

惊心动魄的一幕 第五节 3

段国斌躁了,手从裤口袋里抽出来,两条胳膊狠狠交叉放在胸前,眼珠了一瞪:老实 告诉你!在我们造反派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你打倒,同样,在我们造反派需要的时候, 就要叫你当革命领导干部,非当不行! 马延雄不说话了。他再能说什么呢?他眯缝着的眼睛继续望着窑顶,那只甲虫不知什么 时候已经掉了。 这时候,侯玉坤苍老的声音开腔了:老段啊,你看你!老马已经成了咱们自己人了, 你怎不能一吹...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第四章 13

她突然想起:有一次。她听哥哥和另外一个人拉话,似乎提到过医院院长的老婆是农村 户口,说他的孩子想在城里的县立中学上学,但按县上规定,他们家离城远,应该在就近的 公社中学读书,因此来不了。院长想让儿子上高质量中学,几次来找他,他很快就给办 妥了。记得那个人还对哥哥开玩笑说:你以后如果得病 聪敏的姑娘顿时有了主意。 她于是又一次敲了敲门,说:我是教育局户局长的妹妹里面的灯啪地拉亮...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第四章 4

有关的两个村都抽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下午就来到了学校里,搭起了一个戏台 子实际上就是在学校院子的空场地上栽了一些棍,四周蒙了床单、门帘一类的东西。 农村经常没有文娱活动,尤其现在生产责任制了,一家一户种庄稼,除过赶集上会,众人很 少有相聚一起的机会。 现在学校竟然要唱戏了! 庄稼人们一整天都在山里兴奋地谈论这件事。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演员又都是他们 自己的子弟,因此又给庄...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第三章 11

17国庆节早上吃罢饺子后,这个家就分成了三路:玲玲去学校参加演出;丽英抱着兵 兵上街去了;卢花华兄妹俩相跟着出去散步。不用说,卢若华在心里是疼爱妹妹的。自从父 母亲去世后,这世界上除过玲玲,她就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亲人了。母亲去世后,他 不忍心把不满二十岁的妹妹一个人丢在老家,把她带到他身边。他随时准备用自己有力的手 来帮扶她。他会给她创造条件,鼓励她好好复习功课,争取考一个好大学。他...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第二章 12

干农活,高广厚不在话下。他很快就砍好了一捆柴。接着他又砍了一捆准备明天早 上他来背。农村的学生娃娃从小就砍柴劳动,干这话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件很乐意的事, 就像城里的学生去郊游一样。 太阳落山前后,这支队伍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一溜排下沟了。每个人都沉甸甸地背负着 自己一下午砍来的收获。孩子们不觉得劳累,背着柴还伊伊呀呀地唱歌。高广厚走在最后 边。他不时吆喝着,让孩子们走路小心一点。 ...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第一章 6

九月下旬,连绵的阴雨开始下个不停。白天,雨有时停一段时间,但天气从来没有晴的 意思。大地和人的心都泡在湿淋淋的雨水里,显得很沉重。学校的院子里积满了水;院子下 面的公路变成了稀泥浆,被行人的脚片子踩得乱糟糟的。 这样的天气是最令人烦躁的,听听丽英对高广厚不断加剧的咒骂声就知道了。但老高这 几天可顺不上听这个老节目。因为学校窑洞旁边被雨水泡得塌了一批土,家长都吓得不敢让 孩子们上学来...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27

表弟撒开腿跑了两个钟头以后,公社书记就亲自跑来了。他也显然对张家堡这个局 面生气极了,把五叔狠狠批评了一顿。公社书记让社员都把东西交回来,破坏了的生产工 具,谁破坏了谁赔钱。他宣布:张家堡大队的责任制先缓后搞,公社要专门派工作组来苏助 进行五叔当时给公社书记作了检讨,说他水平低,没把事情弄好;说他也是为了执行 党的路线,想把这场运动搞得轰轰烈烈这个骚乱的夜晚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我躺...

平凡的世界 第三部(第五十三章)

一九八五年清明节前后,尽管山野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但双水村却随处可见盎然的春意了。东拉河和哭咽河两岸的柳树,绿色柔嫩的枝条已经在春风中摇曳摆动。无论是田家圪崂,还是金家湾,一团雪白的杏花或一树火红的桃花,从这家那家的墙头伸出来,使得这个主要以破窑烂院组成的村庄,平添了许多繁荣景象。   灿烂的阳光一扫冬日的阴霾,天空顿时湛蓝如洗。山川河流早已解冻,泥土中散发出草芽萌发的新鲜气息。黄土高原两类...

怎么办?

爸爸,我现在还是纠结,尤其是看到妈妈吃饭不香,睡觉很少,一个人是不是有什么病,都应该坚持,承受常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只要活着,家人就有一份依靠。爸爸,你在世时,妈妈每天的安排,都是围绕着你!现在,她觉得没事做,连自己的饭都懒得做,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懒得吃! 爸,我已经写好了遗嘱,希望自己清醒的时候,能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伤心

爸爸,今天我是24小时的夜班。 在单位看到了,你6月19号PET-CT的报告,想想,当时我们很着急,弄清楚,你前列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想想如果能知道7月4号,你就离世了,当时是不是就不做这些检查了。妈妈也总说,知道得的是肿瘤,咱们不给你爸做病理活检什么的,你爸可能多活几个月。 我不知,爸爸,你是否想多这几个月,但现在我看到你的检查报告,伤心极了,我真不知道,这次你的病,我的处理是否得当。 爸...

我最敬爱的姐姐

姐:你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的天堂没有冷漠。冷漠的是人的那颗心,是好是坏全在人的一念之间。我姐姐虽然走了,但她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我最敬爱的姐姐。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

清明节又到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到清明,我就倍加想念你们!前几天,淑芬回陕坝上坟。说坟墓瓷砖脱 落了,我想今年过段时间整 修,但人们 说要等明年清明才行。那就明年清明再修整吧。 我最近给李成勇写书,我把爸爸故事写 了两个。我经常在用这种形式怀念你们!现在除在《解放闸灌域水利志》上有对爸爸的人物专述当然是我写的了,在《巴颜淖尔市水利志》上也有了爸爸的人物专述。我认为这是最好...

思念(20160223)

最后一次亲吻您的额头, 生命从我的指尖流逝。 最后一次凝望您的脸庞, 时间在我的眼中定格。 最后一次目送, 斜风密雨中火焰冲天。 安息吧,婆 带着我们的感念与深爱, 来生我们还做一家人, 可好?

鲁迅与邓拓杂文之比较

在现代中国,不乏写杂文的高手,鲁迅与邓拓就是其中的两位。鲁迅是杂文的大家,十几本的杂文集子由于都是高质量的佳作奠定了他在杂文界的泰斗地位。邓拓是写杂文的名家,主要的著作是《燕山夜话》。鲁迅逝世于1936年,死于肺病,邓拓逝世于1966年,死于政治迫害。鲁迅的全部杂文集与邓拓的《燕山夜话》我都读过多遍。我不是有意将他们二人的杂文摆在一起作专门对比研究的,只是在阅读他们俩人的杂文作品时,明显品出不是一...

1966年5月18日邓拓自杀逝世

邓拓自杀的前前后后 因为要采制一个关于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的节目,我打电话找到了丁一岚,她提出了三个时间供我选择。我选择了6月15日,碰巧199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成立50周年。在这样一个日子,在挂着邓拓遗像的书房里,听着丁一岚追忆往事,我好像总是感觉到墙上相框里的逝者俯视我们的目光。   《人民日报》也没有忘记邓拓这位总编辑,特别敬献了一只花篮。   也许是这个日子,也许是这些鲜...
  共1348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