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兵法传世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仅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有《六军镜》3卷,《阴符机》1卷,《玉帐经》1卷,《霸国箴》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的还有《韬钤秘书》1卷,《韬钤总要》3卷,《卫国公手记》1卷,《兵钤新书》1卷和《弓诀》等,可惜后世都失传...

巨鹿--魏徵故里

  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巨鹿县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巨鹿县管辖。   唐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唐代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

才干出众 两登相位

张柬之、桓彦范等相互串联,一举剪除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迫使武则天交出政权,传位中宗。时姚崇任灵武道大总管,并挂有宰相的头衔,恰好回到了洛阳,参与了这一事变,并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受封为梁县侯。武则天既已退出政治舞台,被迁到上阳宫居住,中宗率文武百官去问安,大家都欢欣鼓舞,相互庆贺。可是姚崇却独自呜咽流涕,哭了起来。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很是诧异,对他说:今天难道是哭的时候吗?你恐怕要从此招祸了...

凌烟阁排名

关于大家最关注的武力排名,首先演义里排名一半多都是虚构人物,不能作为参考。   新旧唐书有列传,大家只知道他凌烟阁排名最后就认为秦琼排名太低云云,其实不然。首先凌烟阁功臣是指对唐朝有功劳的人,所以文官也有一半以上吧;其次,叔宝自唐统一后就伤病缠身,没有其他出战立功纪录;第三点唐太宗建凌烟阁画像时,叔宝已去世5年了。 叔宝并不是像殷开山、侯君集等人一直是唐的将领。归唐时又不是屈突通那样的是一方...

才高学富的姚燮

姚燮素以能诗自负,他五岁作诗,终生不倦,作诗万余首。姚燮早年诗重性灵,自言:曩昔为诗,取法袁简斋,下笔立成,觉抒写性灵,具有机趣。他二十九岁时刊刻的《疏影楼词》大都描绘欢情爱意和风光山色,笔绪悠闲,词采绚丽,这大概是他少年忘检束,避礼法如槛困那种少年得志、风流名士性情的自然流露。其中有些写景诗,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如《韩庄阁舟中七夕杂诗》: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鞓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

文彭与青田石印

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诸生,后次贡授秀水训导,擢国子助教于南京。历任南京及北京国子监博士。 元末王冕曾用花乳石刻印,但此事世人知之甚少,故一直到明代中期的文彭时代还是用象牙及骨质之类的印材雕刻私印。由于这些印材太坚硬,文人往往不亲自治印。文彭前期的印章,他只撰写印文,镌刻印章的工序是由工匠李文甫完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彭购得四筐冻石,这...

沈周作品

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 《沧州趣图》卷、 《卒夷图》 、 《墨菜图》 (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 《卧游图》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 、 《牡丹》轴,此画作于 1506年,当时沈周已81岁。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画面中树石茅亭,亭中饮酒赏...

高启作品评价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

李东阳作品赏析

李东阳论诗声、色并重,他认为诗歌的较高境界应该是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他要求以此为准绳来辨别唐音、宋调:试看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他推崇盛唐诗特别是杜甫诗,就要求人们先知唐调: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

唐寅绘画风格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 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

郑板桥词集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 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 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 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

龚自珍的文学创作

龚自珍的文学创作,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龚自珍认为文学必须有用。他说,曰圣之时,以有用为主,求政事在斯,求言语在斯,求文学之美,岂不在斯(《同年生吴侍御杰疏请唐陆宣公从祀瞽宗》)。指出儒学、政事和诗文具有共同目的,就是有用。他认为诗和史的功用一样,都在对社会历史进行批评,文章、诗歌都和史有源流的关系。他认为《六经》是周史的宗子;《诗经》是史官采集和编订起来的,而且诗人之...

袁枚重修随园旧制,致力文学著述。

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爱金陵灵秀之气,在他任江宁县令时,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随园。随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因此称为「随园」。他在《杂兴诗》描写随园景致:「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如此诗情画意...

曹雪芹与广泉寺

香山广泉寺是惟一确切记载曹雪芹与好友张宜泉到过的地方,并且两人留有诗歌唱和,遗憾的是,雪芹先生的诗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宜泉先生按照雪芹诗歌的原韵和诗被记录下来,为飨读者,引缀如下:《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碑暗定知含今雨,墙贵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朋友肖长江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到过此...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才写成部影响巨大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又经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毛宗岗修改的本子。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起义开始,到二八O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三国演义》在描...

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数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二十年代,胡适与鲁迅从清代学者中论证出《西游记》作者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但是,从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西游记》版本,都没有一部是署名吴承恩所作的。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一书,提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其考证思路是从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大字官板西游记》卷首的华...

康有为的赋税思想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

梁启超的学术成就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

顺德一中李仲炎老师的义举可以帮助4个患者重见光明

珠江时报讯(记者 王茂浪 2007-12-18) 昨天,顺德一中42岁的英语老师、患肺癌的李仲炎,在医院度过1年多时光后留下眼角膜,永远地离开了站了20年的三尺讲台。 2004年学校组织体检,李仲炎的肺部发现了阴影。去年,李仲炎开始感觉很疲劳。到了上课时,李仲炎身体虚弱得走不了路。 9月1日,李仲炎住进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癌。住院1年多,李仲炎收到很多学生的电话、短信、明信片以及10...

黄遵宪诗选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年轻时即写诗反对拟古主义,务求写出我之诗。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
  共1344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