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女士的父亲因心脏衰竭抢救无效去世了,全家人在悲痛之余为其准备身后事,却遭遇了诸多“霸王条款”,其间的消费高昂,令李女士大呼“天价”,“医院太平间强制我们购买高价的花圈,想尽方法推销其各式各样的高价项目,如果不就范就百般刁难。”李女士说。
1000多元的“长明灯”
李女士的父亲刚刚去世,120救护车将遗体送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太平间存放,刚送进太平间,某工作人员就上前询问:“遗体要不要化妆,要不要换寿衣?”李女士回答不用,该工作人员立刻变了脸:“那我们这儿没地儿了。”“刚才不是说有地儿吗,就是因为医院有地方,120才送来的。”李女士不解。“要说地儿也有,这外面也能凑合放。”
面对工作人员的突然变脸,李女士和家人听出弦外之音,“之前听说过,医院太平间有许多收费项目,如果不出钱购买这些收费项目,其工作人员是不会罢休的。”李女士和家人与其据理力争,看到李女士确实不想“化妆和换寿衣”,工作人员又开始新的“推销”:“那你们点个长明灯吧。”李女士刚刚痛失亲人,不想再因为此类事件与其争执,就同意了该提议,对方进而提出,让家人再为死者购买一个牌位,摆放在棺木前。果然,只要出钱购买了收费项目,太平间工作人员立刻殷勤起来,还为死者在停尸间摆起了一个“小灵台”。
“我们当时想也确实必要,不如就在医院把这些东西准备齐全了,也图一个息事宁人。”但是当李女士看到,仅有两根蜡烛组成的“长明灯”竟要1000多元时,还是不禁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我们都是明码标价,死者停尸都会点一盏长明灯。”而另一个收费项目,为死者立一个小小的牌位,竟也要1000多元。“家人的遗体刚送来就要额外多交2000多的‘停尸费’,这也太贵了!”李女士的家人说。
谁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始。紧接着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又以“如果你们不给亲人化妆,明天尸体可就面目全非,口鼻流液体了,到时候怎么瞻仰仪容”为借口,游说李女士为亲属遗体化妆,并提出,化妆时候所有亲属必须出去。“这么冷的天气,放在太平间内,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尸体会口鼻流液体,请你说清楚。”忍无可忍的李女士感到备受伤害,拒绝了该工作人员的“推销”。
花圈差价3000元
由于积水潭医院提供遗体告别服务,价格是680元,李女士和家人觉得价格不贵,地理位置也适合亲人集合,就决定租用其遗体告别厅,谁知道这里面有更多的“猫腻”。
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告诉李女士及其家人:“要在医院办遗体告别式,需要购买医院的花圈,价格从40—120元不等。”但当李女士要求看一看不同价位的花圈从样式上有什么不同时,工作人员只是回答,先选定价格,才能看该价格的花圈样式。于是,李女士选择了标价100元的花圈,却发现其样式如果在外面购买仅需几十元,“价格得贵出好几倍。”
但工作人员进一步要求:“鲜花花圈也必须在医院内部购买。”李女士发现鲜花花圈标价从600—2000元不等。“普通花圈也就算了,鲜花的花圈我们必须要自行购买,不让挑样式就选价位,这样太过分了。”但该工作人员却说,这是规定,称:“哪儿有往医院送花圈的,这不合规定。”而李女士却认为:“告别仪式是家人的心意,我们并没有往门诊部送花圈,医院这是霸王条款!”于是,李女士找到了该工作人员的领 导,质问其规定的来由,这时候医院太平间却临时改了口:“没说不让自带鲜花花圈,刚才那个人是新来的,不了解情况。”
除此之外,打一张挽联10块钱,裹尸袋、纸棺材、盖棺布……每一样殡葬用品的单价都几百以至于近千,远远高于市价,一些看似“自愿”的消费,实则并非出自李女士和家人的“自愿”。“如果不是太难以接受,我们就不计较了,但是这些价格的标准从哪里来的?如果不争执他们就会连哄带骗让你购买。”心力交瘁的李女士和其家人实在想不通,定完所有的事项已经是深夜2点,“明天还要举办告别仪式,我们实在和他们耗不起,逐条据理力争确实太累了”。
李女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是鲜花花圈一项,原本工作人员要价4000多元,她和家人在外另买的花圈仅花了900元,这中间的差价就达3000多元。“太平间最普通的鲜花花圈动辄上千,花了钱东西还不好,如果不是据理力争,太平间会进一步提出更多的霸王条款,实在太坑人了!”李女士说。
“不成文的规定!”
针对李女士遭遇的“太平间”事件,另一位消费者程先生表示,此事并非“个案”,程先生的亲人去世之后,在医院的太平间也遭遇了类似事件。“当时由于我们认识医院的熟人,直接给了太平间工作人员红包,才避免了被百般刁难。”程先生说。
而积水潭医院就李女士反映的“太平间乱收费”乃至于“强制收费”现象并没有予以答复,仅太平间一位负责人解释说:“都是明码标价,有新员工不了解情况。”其他就什么都不予回应了。
据了解,死者家属们一般都对殡葬行业不了解,而且因为当时的特殊心情,大多不会太计较太平间的收费,但是太平间收费混乱,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很多消费者,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许多医院太平间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医院正式职工,他们很多都是对太平间进行承包的”在采访中,一位从事殡葬业的胡先生对记者透露,由于一些太平间属于“外包”机构,其盈利性也就不言而喻诸多乱收费现象自然应运而生。
据悉,太平间殡仪服务因其特殊性,往往落在公众关注视线之外,而丧葬用品的定价和销售的管理涉及发改委和物价部门,商品质量管理则涉及工商部门,与殡仪有关的服务项目另由民政部门管理,此外,太平间通常设立在医院,卫生部门也是其主要的管理者之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平间上面有多个管理部门的现象,但这些部门的权利只局限于自身管理范畴,太平间乱收费现象竟成为了“管理空白”。
针对李女士遇到事件,记者询问了北京的刘秋月律师,律师对此解释,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太平间的明文规定。并且,由于在痛失亲人的环境下,很多消费者情绪比较波动,即使太平间出售或者强制出售了价格高昂的商品,但家属因为首肯和签字,就很难在事后进行维权,即使投诉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门和发改委曾制订的殡葬服务收费标准,执法者也只能对标准中的服务进行监管,但存在高收费的香烛、寿衣等并不在殡葬服务范围内,属于商品,应由物价局监督。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消费者进行提醒,目前殡葬业中有诸多隐形消费,在办理亲人丧事时,一定要保证有一名比较冷静的亲属进行对外接洽,遇到可疑的消费项目不要盲目答应,尽量据理力争,更要及时索要所有的收费票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