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政府埋单之后还应管管殡葬暴利

来源:新华网 发表人: 2023-12-25 浏览量:5200

    民政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殡葬改革发展方向,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从重点救助对象起步,逐步扩展到向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埋单。

    “死不起”,是民众对殡葬业乱象的无奈感喟。民政部此次出台的殡葬政策,虽是基于惠民考量,实行政府埋单,但于当下殡葬业乱象而言,仅靠政府埋单却难以做到根治殡葬乱象。

    殡葬业本是公营的公益事业,但获利颇丰的背后,是殡葬业说不清的“身份”。殡葬业的垄断经营,让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失效,居高不下的殡葬费用让大多数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破解殡葬乱象,如果不是从打破垄断地位入手,而仅限于政府埋单,无异于继续默许其坐享垄断的现实。况且,政府的钱本质上还是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去减免一部分纳税人的丧葬费用,显然有不公平嫌疑。搞不好,还会形成拿公共资金补贴垄断殡葬业的新问题。

    与此同时,早在2007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殡仪馆提供遗体运送、冷藏、火化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收费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按照不营利的原则制定。由此看出,规定中的一条重要精神是,“不营利的原则”。对照此精神,对特困人员基本殡葬费给予减免的做法,显然欠妥。

    说到底,殡葬的社会公益性,不可置于被遗忘的角落。民众生后“死不起”恰恰是生前境遇的一种延续,在众多价格越来越高企的公共服务领域,我们无不发现,正是经济利益压过公益性的现实做法,在一点点蚕食着民生利益。

    笔者以为,改革殡葬业之类的公共事业,当以民生幸福指数为参照,恢复其公益性。惟其如此,相关政策才能不失普惠于民的宗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