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儒长篇小说连载)
《白天失踪的少女》
“倩儿能找到!倩儿不能找到?”孙母呆滞地站在阳台上,扯下一把菊花,一瓣一瓣撕着:“倩儿能找到!不能找到?……”
从前有个女孩叫倩儿,她从小就很懂事很听话。记得还在襁褓中她就会体谅大人,睡醒后不哭也不闹,转着脑袋瞪着乌黑的大眼睛观察着陌生的世界,看到大人过来了,“哇”地一下叫着,欢快地挥舞着胖乎乎小手,要是大人无暇理她,她也不闹,盯着你“哦哦”打招呼。
倩儿三岁时感染了肺炎,刚好孙父出差,孙母半夜抱她去医院,当时正值三九寒冬,街上空无一人,雪下得紧,孙母一手搂着倩儿,一手打着雨伞,一步一步往人民医院赶去。倩儿烧得很难受,见母亲眉头鼻子都皱成一团的焦急、忧虑、疲倦的表情,她不敢哭,忍不住了就咳一阵,哼上几声。
凛冽的寒风卷着雪片,象轻骑兵般冲进狭长的小巷,留下“呜——呼——呜”的号角声。“噼——嗒!”一声尖锐的巨响,孙母吓得停住脚步,颤抖地回过身去,昏黄的路灯下空无一人,光秃的树枝阴影卧在雪地里,象一群张牙舞爪的魔鬼。巨响从哪里传来呢?盯着巷口,孙母心里一阵发紧,会不会有流氓跟在自己后面?怎么办?喊人?冰寒地冻的天气,周围居民谁又会出来管闲事呢?倩儿见母亲停了下来,“哦”了一声,眯着眼瞅着母亲,眼睛里蓄满了泪水。懂事的孩子,尽管高烧难受,但她看到母亲的表情,居然还能憋着不哭,孙母低头亲了亲她的额角。
又一阵风过,“啪!”原来,响声源自从梧桐树光秃秃的枝头掉下一根冰柱。孙母捂了捂怦怦直跳的心脏,长叹一口气,低头裹紧包着倩儿的大衣,转身加快脚步往医院赶。
到了医院,呵欠连声的护士一针没扎准,又拔出来再扎一下,倩儿痛得直颤动,忍不住咧开嘴哇哇哭起来,孙母心痛得眼泪噼噼直落。见母亲落泪,3岁的倩儿愣了一下,扁了扁嘴,她再也不敢哭了,反而是伸出左手摸着她的手臂:“妈妈别哭,妈妈不哭!妞妞现在不痛了……”
声犹在耳,心脏就象从檐头跌落的水珠般被撞得支离破碎,痛!痛在打颤,痛在抽搐,痛在滚动,从心脏到脑袋,从脊柱到脚趾……孙母揪着被泪水浇得湿漉漉的前襟,都说女儿是小棉袄,倩儿四岁就会帮大人干活,妈妈拖地,她就扯块抹布擦桌子,妈妈淘米,她就屁颠屁颠拿张板凳去择菜……
从前有个女孩叫倩儿,她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从小爱画画,喜爱大自然,很善于从平凡中,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每次去公园,倩儿总是要背着小画夹,先在草地上放风筝,踢毽子,玩累了就静静坐在草地上,观察着阳光下的竹林,观察着飞过花丛的蝴蝶……
还记得倩儿蹑手蹑脚走近花丛,弯下腰歪着头,睁大眼睛端详着蝴蝶张开的翅翼和颤动的触须;还记得倩儿双手托着腮,凝视着枝叶上滚动的露珠,观察花瓣在阳光下的变化,还记得倩儿趴在草地上,观看成群的蚂蚁同心协力,扛着青虫进洞口……
倩儿观察事物很细心,对竹林、垂柳、鲜花、蝴蝶、甚至蚂蚁了然于胸才肯落笔。倩儿画画的时候,她绝不允许大人偷看,如果大人强行要看,她就会把画夹紧紧捂在胸前,噘着小嘴发脾气。但是画好了,自己满意了,她又会乐呵呵地拿来给大人观赏,不管大人是不是正在忙着家务活,她不管不顾扯着家长的衣角,必须要看上一眼做个评价。还记得她六岁时,画了别墅的水彩画,别墅位于山坡上,门前种满花草,然后她摇着爸爸的臂膀:“爸爸,爸爸,等我长大挣了钱,就给你们买一幢别墅!别墅前面还要种一片凤仙花,种上一丛竹林。”爸爸逗她:“等你长大嫁了老公,早就忘了爸爸了!”倩儿很生气地跺着脚:“不会的!我长大后不嫁人,要永远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倩儿小时候的表情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一举一动,憨态可掬!这么可爱的女儿,说不见就不见了,孙母忍不住了,蹲了下来呺啕大哭。
从前有个女孩叫倩儿,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倩儿是个善良的孩子,从小乐以助人。
还记得倩儿读三年级的时候,她们班上有位残疾的女孩,平时都是拄着拐仗去上学。那位苏姓女生好象住在街尾,这条街地势比较低,一到夏季下大雨,半条街道就完完全全泡在水里了。每次下雨,倩儿都会背着残疾女孩过马路,有一次,倩儿在水里踩空了,趔趄了两步没站稳,摔倒在水里,跛脚女孩子手里抓紧的拐杖在跌倒的瞬间,撞上倩儿的额头……尽管额头上青了一块,第二天上学,倩儿依旧赶到苏同学家里,背她去上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到雨天倩儿就背她上下学,直到苏同学举家迁往H城,她的义举得到整条街区的邻居拍手称赞。
除了帮助残疾同学外,倩儿心地善良,每年寒暑假,都会前往后街的敬老院做义工,淮河闹水灾时,她把自己攒的六百来元,全捐了出去……
这么善良这么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失踪?为了什么失踪?孙母甩开手里的菊花瓣,趴在阳台上,头重重地叩着地板:“老天爷啊!如果您有灵,就请您长长眼吧,给我的善良女儿一条生路……”
(未完待继,敬请明天浏览《一千零一个死亡故事》之《白天失踪的少女》(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