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石窟的信仰记忆:探秘山东白佛山(2)

主窟释迦牟尼佛坐像两旁的小佛龛 主窟即隋窟,窟口面阳,内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园雕座像身高6.7米,稳坐莲台,面目端庄,神态凝重,气韵非凡。主像的两侧即东西两壁,排列十多排小龛,每龛造像龛旁有像主题记,笔法古朴,线条雄健,字体有从隶到楷过渡阶段的风范。东壁下方这一长方形龛,内雕的是《涅槃图》,即释迦牟尼升天悼念仪式。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象征释迦牟尼入殓前的艰辛修行;十大弟子围坐身旁,有的抱脚抱头,....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石窟的信仰记忆:探秘山东白佛山(1)

白佛山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城西侧,海拔450米。山虽不高,却是十里长山之首。十里长山,自北至南,大小数十山头,似巨龙逶迤南去,并由低渐高,白佛山为最南峰,拨地而起。从此南至徐州,再也没比它更高的山了,碑文称其雄镇一方。白佛山曾称危山,自山前远眺,整座山如一尊端座并对天常笑的弥勒佛,那佛面、佛膀、佛胸、佛膝、佛手、佛身上挂的大串佛珠无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古人称山为危山,更为形象不过。 白佛山主窟....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曾经的好孩子,现在的小老头

江老师的女儿26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江老师的一个同事热心地充当起了红娘,把江老师当年的一个得意门生介绍给了江老师的女儿。 江老师执意让小伙子到家里来吃顿饭。小伙子走后,江老师对红娘说:他读中学的时候,我是多么欣赏他啊!他学习成绩棒,又特别听话,调皮捣蛋的事儿准找不着他。现在,你看他的背,明显地驼了,像个小老头儿;你看他的近视眼镜,足有800度吧,以后会影响生活质量的;你再看他说话时细声细气的....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周庄茶趣:一盏清茗一洗尘心

江南多水乡,而周庄则被称为水乡之冠。画家吴冠中先生曾为之题辞: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这绝非溢美之辞。真到了周庄,你会发现,整个小镇就是一件艺术品。 白色的民居多依水而建,形制简单却能显出精巧,流水平缓,一如这小镇的生活节奏。乘一只小船悠然前进,诚如在一幅十里长卷之中,扑面而来的是古老的水乡宁静而平和的气息。 既为水乡,自然多桥,于是桥也成了这里的风景。周庄的桥姿态各异,且大多....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乞丐桥下天堂净土在禅者的心中

图片来源:资料图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院,因此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三年后,他的一位门人发现他在京都的一座桥下,与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这位门人立即恳求挑水禅师给他开示。 挑....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则悟法师:佛教需要新世纪的“百丈清规”(2)

三、现代佛教发展的核心与突破   1、百丈清规的现代启示:应发展之需要而设立,应时代之需要而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做到真正的契机契理,即契合佛教之理又契合社会时代之机。   2、现代寺院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佛教寺院在现代化管理的挑战中积极应对,注意吸收现代化管理理念,注重传统佛教管理思想与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加强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著一些有待探....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则悟法师:佛教需要新世纪的“百丈清规”(1)

摘要:佛教组织的管理,自僧团创立以来,即有健全的管理系统。管理首重团体的和合共识原则,这体现在佛教僧团的管理方法六和敬之中,六和敬 管理成为僧团最高的行为准则。僧团六和敬管理法在僧众之相互关系、僧团的律治精神、基本伦理价值观念和财富的公平处置观等方面做了高度的统一和管理示范。另外佛在世时由于僧团不断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佛逐渐制定了僧人的各种戒律,这作为全体僧人共同遵守的规范。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女儿:妈妈永远的思念 2012.07.27

梦娜,今天是你离开二周年的日子。此刻,妈妈又来到你的面前,尽管不知道躺在大理石下的你是否真有灵魂,望乡台上的你是否能看见我,但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坚信你的存在。在已过去每一个节日和与你相关的日子里,妈妈总会来这里看望陪伴着你。这里有今生今世妈妈难以割舍的牵挂,也是来生来世妈妈与你相依相会的地方。今天,难忘的又一个 7月27日,是你永远永远离开妈妈的日子。妈妈和以往一样,在此与你相逢相伴。 梦娜,30....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宝岛台湾佛教四大道场之台北法鼓山(3)

法鼓山钟楼 法鼓山的历史渊源 法鼓山的由来可从1955年说起,那时东初老人在北投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推动佛教文化弘法、开办冬令救济,并带领弟子于关渡平原整地开垦,并以禅修为主,务农为生的精神将此处命名为农禅寺;到了1959年圣严法师在东初老人的座下二度出家,至1977年东初老人无疾坐化,嘱圣严法师继承法业,接任中华佛教文化馆、农禅寺住持;1989年时圣严法师在因缘际会下购得一块土地,由于法鼓山....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宝岛台湾佛教四大道场之台北法鼓山(2)

法鼓山祈愿观音 法鼓山的未来与展望 法鼓山是属于整体佛教的,属于国际的。法鼓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而是一座推动全民教育和提升人品的修行中心。法鼓山建设的完成,除能发挥教育、研究及弘化功能外,亦将提供一般信众平日或退休后修行安养的地方,让社会大众可以亲身体验,濡沐在佛法的安详喜乐之中。法鼓山的建设,正是人间净土的展现。 圣严法师 法鼓山创立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是台湾著名的佛学大师和弘法....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