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汉族婚姻风俗-回门

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中国刺绣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了。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上海的露香园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喝咸油茶是壮族的高规格礼仪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毗邻的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山区也有部分分布。   壮族的饮茶风习很奇特,都喜欢喝一种类似菜肴的咸油茶,认为喝油茶可以充饥健身、祛邪去湿、开胃生津,还能预防感冒,对一个多居住在山区的民族而言,咸油茶实在是一种健身饮料。   做咸油茶时,很注重原料的选配。主料茶叶,首选茶树上生长的健嫩新梢,采回后,经沸水烫一下,再沥干待用。配料常见的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类,制作....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爱打扮的女孩称“貂婵” 趣说徽州话的民间味道

  有时想,方言可能也会左右一个人的当下状态。当讲起徽州话,仿佛一下子就把自己从城市抛回乡村,从北方平原一览无余的寂寞抛回江南的梅子青青,抛回甜不甜涩不涩如枝头青桔的村姑模样。念多少书又如何,讲官话(老徽州人称普通话为官话)又如何,再像城市姑娘又如何,照样将你打回原汁原味,是火腿炖竹笋,是滋滋冒油的石头guo ,或者竟是野兔子肉的山野味道。没有什么比徽州话更让一个徽州人迅疾地回归徽州的民间味道了。....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徽州三雕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汉族传统节日——会龙节的由来与传说

  会龙节为旧时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农历五月廿五举行。相传五月廿分龙节时,小龙离开老龙,至廿五会聚,两龙都高兴得落泪,所以当天多有大雨。民间有小龙会娘,大哭一场之说。会龙当天,放鞭炮、焚香、烧纸、祈求龙王不要破堤。 会龙节传说   按照土家人的古俗,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蛟龙,这时才苏醒过来。困龙一旦醒来,就要会合一起,到玉皇大帝那里听候玉帝调遣,今年谁担任治水任务,就要各归其....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传统婚俗--三书六礼

  聘书: 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 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 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 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 问名若属吉....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漫谈汕尾港疍民传统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汕尾沿海一带就生活着一群被称为疍民的渔民。疍民是水上居民的旧称[1],古代越族先民遗传后裔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海洋民族。 [2]据明嘉靖《海丰县志》载:疍民有东西溪之别。清乾隆《海丰县志》载:疍种莫可考,以舟为宅,以渔为业,按府志,厥祖被干戈之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海丰七港,在在有之他们以大海、河川为家乡,一家男女老幼居于水上连家船[3],扬帆启航、战风斗浪、耕海....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不同时期的门神

1、最早的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据说,他们就是远古时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神将神荼与郁垒的化身。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如《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杀之。应劭《风俗通义》卷八则称荼与垒是兄弟二人,生性....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端午节的风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 家家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 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 梦见二曳,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赤脚,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 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只吞下,明皇喝问, 大鬼奏日, 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皇醒后, 疟疾愈, 于是令....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1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