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方便度众不可数-2

久远之前,尼枸卢王如来出世传法,其刹土清净广大,众生寿量千百万年。释迦牟尼佛当时转生为除疑菩萨,成为此世界中一国王,他拥有八十万女众眷属及一千大臣。国王将国库财富经常布施与贫穷众生,令其皆日渐富有。所有民众都无犯戒意念,各个皆具清净戒律。众人亦无三世睡眠、昏沉等烦恼,均能以正知正念及不放逸之心行摄身安住于大慈大悲、菩提心、禅定之境界。人们都富有慈爱之心及智慧,并发四无量心,且喜爱通达世间学问之智慧....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方便度众不可数-1

方便度众不可数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知吠陀仙人,精通一切论典之词句、意义,且具神变及威力。他以外道行持而获离贪境界,并寿长九万年。中有八万年都未安眠榻上,真可谓衣不解带、夜不就寝。他从不贪著昏沉、睡眠,心中整日思维众生痛苦因何产生。后来他知道除无明外再无别种根源,正因无明而产生轮回。若通达无明本质,也即可谓灭尽轮回。   正当其如理观察之时,净居天八万天人一齐在他面前虚空中现身。众....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心善则一切皆善-2

又久远之前,于迦叶佛教法下,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光鬘婆罗门子。当时有五位如大萨拉树般之婆罗门子,虽入大乘佛法,但因后来依止恶友之故而日渐忘失菩提心。他们开始行持外道禁戒,于佛不再生信。光鬘婆罗门子有一好友乃陶师之子,名为曼西,他对佛一直抱有极大信心。为善巧方便度化此等退失信心之婆罗门子,当他看见光鬘与那五人呆在一起时,就开始高声赞叹迦叶如来之功德,并对光鬘说:光鬘婆罗门子,请随我一同拜见迦叶如来。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心善则一切皆善-1

心善则一切皆善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星宿婆罗门子时,于四万两千年中行持梵净行。他有次来到富丽王宫后偶遇一商主之女,那女人一见星宿立即被其庄严相貌所吸引,于是马上在他脚下顶礼。星宿疑惑问她:你欲何求?女人大胆说道:我只要你当我丈夫。星宿坦诚回答说:我不能随贪欲转,因而不能与你共同生活,我乃持梵净行者。女人穷追不舍:若你不与我共同生活,我马上就会死去。   婆罗门子此刻则想:我已在四万两千年间行持....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佛法功德不思议

佛法功德不思议   以上宣说了释迦牟尼佛广行布施等种种事迹。有关佛陀于三大阿僧祇劫中厉行不可思议之六波罗蜜多,并以此殊胜因缘而致后得佛果时拥有不可思议之智慧、功德等道理,可于《趋入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智慧经》、《佛力幻变经》、《宣说如来不可思议法经》中详细了知。   在如此殊胜难遇之佛陀前,我们首先要生出信心,此点断不可缺,如云:佛说诸善法,根本为意乐。《十法经》中亦云:信心乃胜乘,以此得佛果,世....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2

久远之前,胜伏如来出世传法。如来某日与两大殊胜弟子及菩萨、梵天眷属同往富丽庄严之国王王宫化缘,途中偶遇三位童子。这几个孩童均打扮得鲜亮、得体,他们一见佛陀立刻生出信心。其中一童子由衷倡议说:值遇殊胜福田,我们理应尽心供养。另外两位则为难说道:此处又无鲜花等供品,我们以何作供养?那最先倡议之孩童闻言便把一无价珍宝双股珍珠项链拿出欲供养佛陀,另两位伙伴便效仿他,也各自取下双股珍珠项链以为供养。带头供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1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   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初发菩萨提心之情况,据《未生怨王忏悔经》中云:无数不可思议劫前,如来正等觉胜他幢如来出世传法。于其教法下,文殊师利菩萨变现为一说法上师,名为智王。他有一日去王宫化缘,并讨得满满一钵食物。释迦牟尼佛彼时转生为一商主之子,名净臂童子。当时他正躺在母亲怀中,一见比丘后,立即就自行走到他面前讨要食物,比丘便分给童子一份摸达嘎食。   童子又跟随比丘来到如来前,....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供养无量佛

供养无量佛   释迦牟尼佛曾于无量劫中在无量如来前广造善根,此中道理在《毗奈耶本事经》中有记述:第一俱胝劫,从释迦佛始,护国佛之间,七万五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一俱胝,我恒供养佛,为得佛果故,我无愁虑心。第二俱胝劫,自从燃灯佛,至根幢佛间,七万六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二俱胝,我恒供养佛,如是生世中,我无厌烦心。第三俱胝劫,善妙如来始,迦叶佛之间,七万七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三俱胝,我一一供养,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放生谨言慎行

放生谨言慎行   对于放生应当谨慎言行,但且思量自己的一句话对于苦难的生灵来说也许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莫要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断送了生灵渺茫的生存希望,惹来亿万生灵恨,也给自己种下地狱之因。末学针对七种批评阻碍他人放生的言论进行一下辨析,愿诸佛子坚定放生之心。   1、批评佛弟子放生为求功德,批评放生为私心   辨析:试想有初学佛子为求功德或为求现实的种种利益而放生,兴冲冲地告诉你,我今天放生了,....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未得授记不丧气

未得授记不丧气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如大萨拉树般之月喜婆罗门,种姓清净,性格善良,精通三吠陀并了达往事之理。他主要宣说顺世外道之论典,无碍通达供施之因,颇具大士夫相,对三吠陀所有教义均运用自如。他对业力成熟道理深明不昧,为使外道、劣种人、乞讨者都能维持生活,他于二千、三千、四千日中长时对其行广大布施,又以此种方式于随后之八十万年中勤行上供下施,且在自己上师面前从未请问能令人极其执著之....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