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明心见性的潜能 视苦乐为锻链自己意志

我们的心本来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限宝藏,但是由于无明造作,追逐五欲六尘,使明镜般的清净自性不能显现应有的光明,所以明心见性就是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佛性遍一切时,尽一切处。所以通达佛性的人不逃避人间的苦乐,而视苦乐为锻链自己意志的试金石。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体会当下身边美好事物活在当下

生命就像拥有一张八十年的旅游卷,在这八十年中每个人可自行安排自己的旅程到何出去,何时到达目的地,何时返回,心中都要有个完整的计划。不要沉湎于昨日、明日的世界中,而应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应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身边美好的事物。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修行要有毅力与决心

修行要有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决心。法门只是药,吃错药也会出毛病,必须注意中道的原则。佛法与外道的差别只在修心与否,修心则在发菩提心与体验空性,心外求法同于外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修行不可不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放下妄想世上人性本来清净

世上人性本来清净,万事万物都在自性中产生。如果思量一切恶事,就会作恶;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会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执着外界事物,虚妄之念像浮云覆盖,自性便不能明净。因此遇上得道高僧宣讲真法,驱除迷妄之念,便能使内外通体透彻。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修养在于把知识融和于现实生活中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学佛必须要自学 自修 自证

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心还粘着?是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那就生死不了,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心因欢喜而能自在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当以善意相待时,和谐、喜悦的感觉会在彼此心中氲开;若怀着疏离、怒意相向时,彼此的关系也将日趋紧张。于是,心因欢喜而能自在,心因芥蒂而需紧绷;欢喜自在的心,正如那缭绕在空中的野姜花清香,虽淡而怡人,使人陶醉、欣赏。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安住当下 用内心的欢乐治愈困惑

安住当下,乐在当下。即不被过去的种种事情感到遗憾、困惑,也不被未来的种种事情而感到焦虑或被目前的渴望、嫉妒与慎恨所挟持。从而在正念中把握自我。通过接触我们自己及周围精彩、新鲜、健康的元素,以及滋养我们内心的欢乐、安祥、爱与智慧的种子来帮助我们转变并治愈我们心中的不良因素。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学会宽容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

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着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的发愿: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毁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用慈母般的慈心包容一切

世间有许多丑陋的人、丑陋的事,我们多用一点慈母的爱心,去包容它,接受它,必然能转丑陋为美丽。在母亲的眼中,无论如何智障缺陷的孩子,永远是千金不换的至宝;我们的社会也有许多的弊病,如果大家能够多一份慈母关爱而不嫌弃的心,一定能使我们的社会更为健康安详。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5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