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人民大学出版社为我主持、撰稿的《延安儿女的故事》在北京文化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非常成功。我的领导、朋友、媒体一百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多想让您听到会上大家对我热情的支持和赞扬。把我在会上的发言稿献给您,算是对您的汇报吧。爸爸,我没有辜负您的培养和教导。
下面是我的发言稿,会后很多记者向我要,我都没有给他们,因为我不想让这篇讲话公诸于世,只想给您和妈妈听。让你们因为我的努力而感到欣慰、自豪。
2006年,社会上响着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人不再崇拜英雄。孩子们不理解课本上的刘胡兰,不知道谁是王二小,还以为还珠格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一些舶来品和趣味第几的节目充斥荧屏,对青少年有极其不良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低年级的孩子扭扭捏捏地唱“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妈妈和5、6岁的儿子一起表演“纤夫的爱”这样的节目频频出现再电视屏幕上。影视忘记了承担教育人们、鼓舞人们的责任。我们不禁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并清楚地认识到是教育出了问题。特别是
作为老一代共产党的后代,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我们经历了苦难,但是我们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爱和养育,得到了党的培养和教育,我们父辈的榜样和教诲,激励了我们为民族的复兴、为祖国的强盛、为人民的安康而努力在各条战线上奉献和担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用自己亲身的经历 以小见大向人们佐证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让全世界瞩目的强大中国。于是我们这些刚退休的人决定尽我们所能用影视的手段传递信念、精神和远大理想。
首先,我们延安儿女联谊会的几个同志,按国家对影视节目制作管理的要求 成立了北京华益双明影视公司。公司由胡木英和翟明战组织统领,在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史实和故事之后, 2007年4月,报请重大题材领导小组拍摄大型文献电视片《延安儿女的故事》,批准立项后,我们与多个电视台、制作单位联系联合制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或没有达成协议,或终止了合同。其中经费和摄制目的有别是重要的原因。
在没有经费,没有专业机构的协助下,我们自力更生组织了摄制组,(这个摄制组是草根班子,不是草台班子)广泛邀请和动员延安儿女面对镜头讲出自己的故事。对那些从来不接受采访的老大哥老大姐,我们就说:为了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得以实现,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向全国的未成年人说出你的故事是责任也是义务。结果他们都积极认真地配合我们,有的拿出珍藏一辈子的照片、日记、信件等纪念品,有的让人推着轮椅来,有的坐在病床上,还有的知道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坚持着面带笑容……他们在镜头面前说,在镜头面前唱,在镜头面前笑,在镜头面前流泪,因为他们忘记了镜头的存在,他们是在对长眠地下的父辈,对懵懂走来的晚辈真情述说。
经过六年的采访录制,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于2011年年底完成了总长16个小时《延安儿女的故事》的制作。
但是《延安儿女的故事》却迟迟没有获准播出和发行。在等待中我接到一个权威机关的电话,问我们摄制该片有什么背景,采访人的标准是什么。我回答:我们没有任何背景。择人标准:1是有故事的人,2是愿意讲出自己故事的人,3是我们能请得到的人。之后有没有音讯了。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他们在这个作品没有合法出口的时候,果断决定出版音像制品,将《延安儿女的故事》报出版总署审看。2013年11月1日,我们收到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对该片和《延安娃》两部片子的审看意见。意见写道:
该影像作品政治导向正确,重要史实准确。这是两部很好的影像作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另外一种角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生动鲜活,可视性和感染力很强,把人带到了那段已经远去了的峥嵘岁月。
二、反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代共产党人、革命者的高尚品格、情操。
三、是研究中共党史的珍贵口述和影视资料。
四、对研究党领导下的医疗卫生、中等教育、幼儿教育等专门史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五、肯定了苏联、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有利于加强我国同俄罗斯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六、反映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的重要精神之一——延安精神,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值得称道的是,主创人员、摄制人员为该作品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抢救了一批老革命者的口述史料。
该作品达到了出版水平,可以播出或出版发行。相信播出和出版发行后,能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目前该作品还有一些瑕疵,望进行修改……
获得权威部门这样高的评价和专家们审查得这样仔细、负责,一一指出修改意见的态度我们是没有想到的。为此,我们对审看的专家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习主席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缅怀先烈,心存敬意,感受崇高,才能获取精神的支撑和前进的动力。”
习主席还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
听了习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我们更感觉这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付出是值得的,我们做到了无愧于使命。
今天能在这里举行首发式,我们要对所有参与策划,制作,和给予帮助的同志们,对所有前来真情讲述自己故事的兄弟姐妹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你们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个片子是不能完成的。我们还要特别对已经去世的伍绍祖同志表示由衷的感激和怀念,他生前作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领导,为该片的摄制向中宣部申请了50万元的经费(该经费至今没有到我们的账上),同时还两次来讲自己的故事;对不能再看到这部片子的刘力贞、吴蒙尔、蔡妮、陈席毛、王修文、邓瑞生、刘克府等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放心吧,你们的感人故事会代代相传。
在此我个人要对始终一分钱报酬未取的制片人胡木英、编导蔡晓晴、摄像聂和平、解说李林以及坚守岗位的卢乃善等同志表示敬意。没有你们付出的聪慧才智、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物资,没有你们始终不渝团结合作,就没有今天大家看到的《故事》。
我代表所有参与该片制作的同志向在座的领导以及参会的人员和媒体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你们的关切与鼓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扬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再做贡献。
谢谢大家!
爸爸妈妈,我讲的、做的能不能证明我无愧于你们的教诲,无愧于使命?
您们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