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忌心最终刺伤的是自己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要想获得人心,就得先信任人。人心都是敏感的,感情都是相关的,以猜疑和算计与人交往,对方必然同样代之。在社会上生存,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我们首先要收起猜疑的心,学会信任别人。否则,猜疑的心理就会像一团迷雾,让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更不能心无芥蒂地与人交往。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有个农夫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小孩偷的。于是,他就暗中观察那小孩的一举一动,怎么看都觉得他像偷斧头的人。但没想到几天之后,他竟然在后山找到了斧头,原来是自己给弄丢了。此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怎么看也不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故事中的农夫从开始给就自己下了一个结论,然后就走进了猜疑的死胡同。由此看来,猜疑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和这种作茧自缚的封闭思维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爱猜疑的人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特别注意,所谓“疑心生暗鬼”,在猜疑心的作用下,别人无意中的言行都会被罩上可疑的色彩。但一个人如果疑心较重,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