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7旬老太管理烈士陵园23年

来源: 发表人: 2023-06-18 浏览量:1888

        她曾是村主任,后来却主动要求做烈士陵园管理员;她的儿子是年入千万元的商人,她却安守清贫,不愿享清福;每月收入60元,她自费维护烈士陵园……盐城市滨海县八滩烈士陵园管理员周万平今年69岁,做烈士陵园管理员已经23年。
        守护陵园23年 2013年11月29日,早上6点半,屋外的气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河水已经结冰了。周万平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脖子上系着围布,骑着小三轮车离开了家,来到距家500多米远的滨海县八滩烈士陵园。打开陵园大门后,她便开始用扫帚清扫陵园道路,路上落叶、树枝很少,但周万平仍然扫得很仔细。扫完地,她拿着一块抹布,来到陵园西北侧的烈士墓群,认真擦拭一块块墓碑上的浮土。之后,她来到陵园的小纪念馆,打扫起馆内卫生。 “每天打扫两遍,早上一遍,下午太阳落山前打扫一遍。”周万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冬天时,她每天6点半左右就到陵园;夏天时,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陵园打扫卫生了。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周万平每天都要到陵园进行维护,风雨无阻。“一眨眼23年了,从这个烈士陵园刚建起来,我就在这里了,一直到今天。要是哪一天我没到陵园来,我心里就觉得少了什么,浑身不舒服。”
        23年来,陵园里的每一座墓碑,每一棵花草树木,已经深深烙在周万平心里。“整个陵园由1座主碑、5个群墓、100座散墓和广场组成,”向记者介绍起陵园,她如数家珍:“18米高的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是三棱式,像三棱刺刀一样插进敌人心脏,代表了当时参加战斗的新四军第三师;碑下的8级台阶,代表当年参加战斗的三师八旅;周围24棵黄芽球代表了三师八旅二十四团;纪念碑周围由铁索连接的48根柱子,则代表了牺牲在这里的48位烈士紧紧团结在一起……” 主动做陵园管理员自费美化陵园 1990年,滨海县在当年王桥战斗的地方建起了烈士陵园,时年46岁的周万平主动要求做陵园管理员。“做管理员之前,我是村主任,干了12年。”周万平笑着说。
        “灌南县的缪洪宝,他父亲是烈士,联系上了,今年清明节过来祭拜的。滨海县大套乡的张耀成,他伯父张记明葬在陵园,也找到了……” “哪怕到90岁我还要守护陵园” 谈到自己的收入,周万平笑着说,在2011年前的21年内,她每月收入是60元,一年是720元。近两年民政部门实施了“慰烈工程”,重新改扩建八滩烈士陵园,周万平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滨海县政府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周万平家的经济条件很好,四个子女在苏南创业有成。特别是大儿子,目前是一家建设工程公司董事长,专门承建大型市政工程,年收入超千万元。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子女们多次劝她到苏南安度晚年,并为周万平老两口准备好了舒适的住处。不过周万平不愿意,“这么多烈士在这里,到现在连亲人都没寻到,我心里放不下。”周万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对于烈士陵园,不管条件怎么样,我想终身守护烈士们,无怨无悔。今年我69岁,哪怕我到了90岁,如果还能动得了,我就还要看护陵园,就是这种感情。”她的语气很坚决。( 摘自广州金钟墓地网 www.jz4444.com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