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众生的缘分
由此可知,真正要想修学成就,我们的福薄生在佛前佛后,生在释迦牟尼佛之后,生在弥勒佛没有出世之前,我们见不到佛,幸亏世间还有佛的弟子,这些善知识可以亲近。善知识、好老师也是可遇不可求,有缘遇到了要须常不离,这个很重要。除非你已经开悟,证得无生法忍,那没有关系。像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永嘉大师,他去见六祖,六祖给他印证,印证完毕他马上就要走,六祖留他住一天,他在曹溪道场住一个晚上,叫‘一宿觉’,他行。我们再看看其他人,有许多人亲近惠能大师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亲近一辈子,一直到大师圆寂,才离开这个道场,不是普通人,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为什么有些见性的人,急著赶快离开?那是示现给我们看,有能力去度化众生,教化众生要紧。有一类的是示现给我们看,劝我们要常常亲近善知识,已经大彻大悟了还要亲近,何况我们没有见性?所以这两种表演代表两种意义。这两种意义要看缘分,如果你有度众生的缘分,你应当去度众,你没有这个缘分,你不能离开老师,在老师面前帮助后学,还有初来的,帮助老师等于说给老师当助教,不离开老师。所以两种示现有两种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