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破执著不等于可以乱来

来源: 发表人: 2023-09-19 浏览量:412

破执著不等于可以乱来

  许多人以为佛家破执著,就是什么都不要,连做人的规矩,处事的原则都可以不必再去坚持,而可以变得随随便便,该上课的不去上课,该吃饭的时间不去吃饭,该睡觉不去睡觉。有人问:‘你何以如此?’他说:‘佛教人不要执著嘛!为什么一定要上课、吃饭、睡觉呢?’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便是会错意了。佛说性空是根据缘起说的,脱离缘起去谈空,去破执,便落入取空、邪空了。缘起有缘起的结果,不读书、不吃饭、不睡觉,各有其不良的后果,与佛家的宗旨,离苦得乐相违背,所以是不对的。一个人若修到阿罗汉的境界,是可以不须读书、吃饭、睡觉,但凡夫却不能。读书、吃饭、睡觉仍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缘’。

  在缘起性空的哲学中,一切的万物、名言都无丝毫的绝对真实性,都不应执著,但因缘果的法则却是极端的真实而超越时空的,那些‘因’加上那些‘缘’,会产生什么‘果’,这是一定不变的。所以佛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所以说因缘果的法则,是超越时空,万古常新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高度的处事效率,亦有其一定的缘起法则可循,所以做人不能没有规矩,处事不能没有原则。

  印顺导师说得好:‘缘起性空的哲学要落实于八正道的实践才无弊害。’这真是透彻之言,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他不执著,于是他故意不按时上班,故意穿衣不扣钮扣,故意随地吐痰,故意在车上高谈阔论,故作潇洒豪放状,行为不顾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在佛教说是‘被法缚’,说清楚一点,他已执著于‘不执著’,因为他的心已念念不忘于‘不执著’这种反常失态的表现,乃是另一种形态的执著,同样会带来许多麻烦。

  不执著,消遥,自在

  迷执是烦恼的根源,佛所不许,一个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比如说,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这是合理的。但是迷执的人,就坚持要吃什么样的菜,到那里去吃,不管他口袋里有多少钱,不管时间来得及否。不执迷的人会考虑时空因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会坚持非吃什么不可,非到那里去吃不可。又比如说有人对职业很迷执,非要干那一行不可,‘不成功便成仁’。举例说,某大学的张姓学生,因转牙医系不成而上吊自杀,这是职业迷执造成的悲剧。

  不迷执的人考虑到种种时空因缘,或随顺因缘,不过分强求,只要能维持生活,贡献社会,从事任何行业,都能觉得心安理得,胜任愉快。

  定业可转吗?

  定业真的不可转吗?不然,不然,如果定业真的不可转,同样是可怕的。因为,定业既然不可转,那么作恶的人,再怎样改过向善,也没有用。他免不了要受恶报,悔改是无用的,宗教又何必教人忏悔呢?因此佛教认为定业是可以转变的。如此岂非自相矛盾吗?一下子说是定业不可转,一下子又说可以转,其实这是立场观点不同的原因。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观点来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乃至是相反的结论。

  定业不可转是从果的观点来看,所产生的结论。定业可以转,则是立足于因的观点,所获得的结论。不过这样的解释,似乎不足以说明,同样一个问题,何以会有相反的答案?现在就从因果和因缘的观点,来探讨定业为何不可转,而又可以转。

  站在因果的观点来说,定业是不可转的,为什么呢?乃是由于因果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种了善因,必会感受到善良的果报,种了恶因,也必然会感受到恶的果报。一个人造了什么业,就要去领受所造的报应,这就是因果。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公私分明,绝不宽贷,所以从因果上来讲,定业是不可转的。但从因缘上来说,就不同了。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何以故,乃是由于‘因’要形成‘果’必须依靠‘缘’来助成,因缘具足,才能结果,而‘缘’可以改变‘因’,既可改变‘因’,自然也就改变了‘果’。

  举例来说,有一个人,过去年轻无知,曾造下了一些恶业,后来年岁渐长,他觉悟了,不但不会再造恶,反而不断的忏悔过去所做的恶业,同时尽己所能的广行善事功德,如此他过去所造的恶业,就会受到后来所作善业的影响与改变。如果忏悔的功夫足够,过去所造的恶业都已清净,那就不会再感受恶果,以后他受到的,将是行善的善果了。所以站在‘因缘’上来讲,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也就是说,当‘因’还未成‘果’之前,因果是可以转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宗教都注重忏悔,改过的原因。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过能改,便不为过,任何人都会在无意中做一些小恶业,知道以后就要忏悔,有过就悔改,恶业消失,将来就不会再受恶报,经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这不是表示定业可以转吗?佛经有很多地方都曾提到:只要诚心忏悔,重罪可以轻受,小罪当下更销亡。这显示了定业也可以转变的。

  就以上所说,可以了解到,立足于‘因缘’的观点上,定业是可以加以转变的;而站在‘因果’上的观点来看,定业就不可转了。但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点,定业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历史上转变了定业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如果我们造了定业,试问,我们能变得来吗?转业是要靠功力的,凡夫有多少功力呢?所以我们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能造罪业,因果是定律,不信由不得你,将来受罪,那时为时已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