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印光大师传心法要-末法修行证果唯一秘诀

来源: 发表人: 2023-08-14 浏览量:353

印光大师传心法要-末法修行证果唯一秘诀

 
  摘自净空法师相关讲义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我们这一次的讲经法会,我想跟诸位介绍印光大师传心的法要。

  他老人家一生,自己修行、教化众生只有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世尊末法九千年,众生修行证果(证果就是往生)唯一的秘诀。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是来救度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为我们指示出一条修行成功的大道,所以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如果违背这十六个字,肯定在世尊这一会上,包括末法九千年,你肯定还是继续搞生死轮回,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所以他这十六个字就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它、要理解、要认真努力学习,希望在一生当中能有成就。他的四句话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但是我这个地方跟诸位介绍,后面两句没有遵照祖师的说法,这什么缘故?祖师是说净土宗的,专修净业,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整个佛教,是十大宗派(这是在中国,要是包括外国的,还不止),就是包括佛门所有宗派,所以我们用: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孝慈智愿,无上菩提。】

  这个不但把佛法所有法门包括进去了,也可以说,把世间所有一切宗教也都包括在其中。这个道理要能够明了、能够相信、依教奉行,就是后面所说的“修大道,养大德,履大行,证大果”,佛祖自行化他之大事毕矣。

  ‘敦伦’,敦是什么意思?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敦伦尽分”是大道?中国古德常讲的道德仁义,儒家常说:道失而后有德;德失掉,而后有仁;仁失掉,而后有义;义失掉,而后有礼;礼要是失掉,天下就大乱,一切秩序都不正常,人民要受很大的苦难。所以道、德、仁、义、礼,“道”是最高的,它是什么意思?“敦伦尽分”是儒家讲的,“伦”是同类,我们常讲“人伦”,就是现在一般人讲“人类”,我们这是一类,这叫同伦;“敦”这个字就是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对待我的同类,诸位想一想这个意思,是不是跟佛法里面讲的“随顺性德”是一桩事情?所以“敦伦”确确实实是随顺性德,这是大道。在佛法里面讲的道,随顺自性这是道;违背自性,失掉了道,道没有了。

  诸佛菩萨行“道”,这是最高层次的;十法界里面权教菩萨,我们常讲的声闻、缘觉、菩萨跟十法界里面的佛,他们是行“德”,比“道”次一等,换句话说,接近道,是相似的道,不是真实的道,这是四圣法界。天道里面只有“仁”、只有“义”,仁义是天道;“礼”是人道;礼没有了之后,那就是三恶道,礼失掉之后,人心是什么?贪瞋痴,无礼无义,贪瞋痴慢是畜生道、是饿鬼道、是地狱道。所以,你行的是哪一条道?这个“道”当道路讲,你走的是哪一条路?唯有佛菩萨行的是大道,这个大道是成佛之道,究竟圆满的大道,要随顺性德,诚诚恳恳、恭恭敬敬的做人,对待一切人。

  现在我们同学们,我想很多人都听《华严》,听了《华严》,这个“伦”的意思就扩大了,不只人是我们的同类,除人之外,所有一切畜生、饿鬼、地狱,上面到诸佛菩萨,十法界有情众生跟我们是同类,这个“伦”的范围太大了;不但十法界有情众生跟我们是同类,《华严经》上说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意思说明无情众生跟我们也是同类,无情指的植物、矿物、山河大地、虚空法界,确确实实跟我们是同类,同在哪里?同一个根生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众生跟我们是同伦,我们的真诚恭敬也要遍虚空法界,这才是大乘教里面“敦伦”的真实义。这个道理、事实真相,《华严》讲得透彻。我们读了《华严》之后,我说了两句话,“虚空法界是我们自己的心相”,我们的真心,真心像什么样子?虚空法界是自己的真心;“剎土众生是自己的法身,是自己的身相”。我们这个身体是小宇宙,小宇宙跟外面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小宇宙不小,大宇宙不大,在华严境界里面没有大小、没有远近、没有长短,宇宙确确实实是一不是二。所以诸佛菩萨“心容虚空法界、身合剎土众生”,合而为一,这是事实真相。

  这个理事,我们凡夫没有办法体会得到,原因在哪里?凡夫的心量太小,小到什么程度?小到自己不能容纳自己,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自己不能容纳自己,他还能包容别人吗?这个现象是什么?好比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身体是个大宇宙,我们今天这个身,是我们身体里面的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出了毛病,生病、反常,我们自己不能包容自己,就是我们这个细胞反常了。反常,是不是能够把它去掉?不可以,决定不能用外科手术把它割除,割不掉的,要怎么样?一定要帮助它恢复正常,这是健康的。所以在医道里头,中医跟西医不一样,西医是切除不要它了;中医不是的,中医一定要让它恢复正常。怎么样恢复正常?觉悟就正常了,事实真相了解就正常了。

  为什么自己不能容纳自己?自己不能像虚空法界一样?迷失了自性。我们在经上,诸位也常常念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要是聪明,你要是会用,如果你遇到一个冤家对头,这个人是张三,自性张三,这问题马上就结了,怨怼立刻就消除,亲爱精诚马上就生起来了。觉迷在一念之间,一念迷,要堕落无量劫,要受苦;一念觉,就是诸佛如来,就是法身大士,你的恩惠遍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觉迷虽在一念之间,苦乐悬殊,功过无法形容,我们走觉路还是走迷路?我们自己应当要认真去思量。

  所以大乘法里头的“敦伦”,是以真诚恭敬心,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生物和睦相处,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不是别人,一切诸佛如来是自性变现的,法身菩萨也是自性变现的,地狱饿鬼畜生还是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世间无有一法可得,也没有世间可得,这个道理《华严》里讲得透彻。所以人的一生遇到《华严》,那是希有难逢,“开经偈”是武则天替《华严经》写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千万不要把意思解错,解错了,你就迷了。迷,你一定堕落,这一堕落,那要受亿万劫的苦难,罪受完之后,你才能回头,亿万劫在我们说起来是很长的时间,在《华严经》里面那是微不足道。所以,凡圣境界不一样。

  ‘尽分’,是说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尽心尽力。为我们的同伦服务,服务项目很多,无量无边,总而言之,就是布施供养,布施供养全部都包括了。布施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法供养,我们在《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看到,佛举例子跟我们说明,以大千世界七宝供养,都比不上法供养,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什么?财供养是救人的身命,法供养是救人的慧命,身命是很短暂的,实在讲,在整个佛法里面来说,身命并不重要,慧命重要。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身命失掉了,在一般状况之下,正常状况之下,四十九天他又去找一个身,他又得一个身,所以身的得失是很平常,不希奇。法不容易遇到,真的叫“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法供养的福报,确确实实是没有办法形容,那个福报之大,诸佛菩萨都说不尽。

  ……

  反过来,你就晓得,法供养的功德这么大,如果破坏佛法,破坏别人听经闻法的因缘,那个果报恰恰相反,也不可思议,堕地狱,这是应当的,地狱出来之后,生生世世,那就不知道有多长的时间,得愚痴果报,变畜生……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他布施恩德给我,我知道怎么学习、我的路应该怎么走法。没有这些芸芸众生现相给我看,我怎么可能保持念念觉而不迷?不可能的事情。凡夫业障太重,转念就迷惑,所以要许许多多一切境界来提醒,读了《华严》才知道,情与无情永无间断的在提醒自己、在警惕自己,使自己在菩提道上精进不退。所以这个因,就是我们尽心尽力、诚诚恳恳,对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每个项目都要做,随缘随分要做。但是不要忘记,最重要的是法供养,我们自己不能说法,把佛法介绍给他,都是法供养,我现在送一本经书、送一片光盘,都是属于法供养,功德都不可思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