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悬崖峭壁上的艺术宝库2

来源: 发表人: 2023-08-01 浏览量:4592

通天岩是一座文化殿堂,博大精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进入景区,绕山塘、登石阶,过幽谷,豁然出现一僻静的洞窟。周围林木茂盛,清净幽雅,这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讲学处大洞套小洞,小洞内,摆放了阳明先生和其弟子的讲学石像。阳明先生讲授“致良知”,强调自我修身,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后人把他讲学之处叫“观心岩”。他在赣州讲学期间,为其发展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王阳明在赣州任赣南巡抚,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平定过“宸濠之乱”。

阳明先生在忘归岩题刻一首五言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写景的同时表达了王阳明先生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这首诗对其后四百余年影响颇大,很多文人墨客来游,因仰慕阳明先生之名,所作诗篇多为步阳明先生之韵而唱和。

龙虎岩是通天岩景区中保存摩崖题刻最多的岩穴。共有历代名人题刻39品。其文体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词、造像记、吉祥文字等,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是研究中国地方历史的珍贵资料。宋代陈世雄的题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于南宋绍兴期间,记述的就是朝廷派兵镇压发生在大余县境内的一次农民起义,其时间、地点、人物都确凿可信。这对于农民战争史和赣南地方史的研究,都是一份难得的史料。苏轼落职过虔(即赣州)时,曾多次游览通天岩。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阳行先、苏东坡、李存3尊刻像,并有东坡真迹。宋代秘监阳孝本(字行先)及进士李存自熙宁年间辞官从京师还赣后,曾隐居通天岩20年之久。

通天岩这一中心景区,有依山而建的“广福禅林”、蒋介石打算关押张学良将军的“双桂堂”、苏东坡与阳孝本会谈的遗址“阳公祠”、“蒋经国避暑山房”等。还有蒋经国先生在赣州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时建造的赣南最早的一个舞厅。1939年蒋经国先生来到赣南,他提倡新生活运动。周末他就带着属下官员到这里跳舞,这是他的新生活的一项内容。舞厅边上这块碑上,书写“江南第一石窟”六个大字,是蒋经国先生当年的秘书袁清夷先生题写的,他没有去台湾,解放后他是齿轮箱厂的职工。

在广福寺内岩顶有一天然洞口。相传,古时候这个洞每天都会漏出一些白米来,漏出的白米正好够住持和尚及香客一天食用。结果一个和尚贪心,偷偷把洞凿大一些,想漏下更多的米。结果漏了三天三夜的砻糠后,再也没有白米漏了。赣州民间至今流传的一句俗话:“和尚贪心吃砻糠”,告诫人们切不可贪婪。

通天岩,是寓教于游的好去处,这里丰富的人文瑰宝是是发展旅游无法替代的价值内核和无比珍贵的创意源泉。在这里遨游于内容丰富、思想瑰丽的文化殿堂,沉淀心灵,释放自我,思想得到升华、精神接受洗礼,让人感叹历史的博大恢宏和沧海巨变。

通天岩是游玩踏青天堂,令人留连忘返

这里如诗如画,风光绮丽,精彩纷呈:植被茂盛,花草成趣,松竹连绵,山水青秀,鸟语花香,缤纷宜人,是一座天然的植物馆。进入景区,沿着宽大低缓的石阶而上,据说这宽大低缓的石阶是方便古时达官贵人是坐轿子游玩通天岩的。石阶旁边有涓涓山水缓缓而下,流入下方的瀑布池内,寓意财富汇集于此。通天岩的山不算高,但优雅别致、古色古韵。上山的路基本都有阶梯、缓坡等人工印迹,非常适宜爬山锻炼,损伤膝盖的概率很低,是健身游玩的好场所。

忘归岩顶峰建有一座望江亭,亭高3层,形似北京天坛祈年殿,在亭中大声说话,能产生阵阵回音。登上峰顶的群玉阁远眺,但见“赣江如带、群山若瓜、瓠蔓引烟、气迥薄隐”,秀美风光尽收眼底。通天岩主岩山石嵯峨,林木苍翠,花香鸟语,幽泉涓涓,别是一番天地。岩壁间雕有宋代李大正手书“通天岩”题刻。岩下一座佛教寺院。全是以石洞为室,既深且阔。左边为玉岩沟、玉水池,右边为“熙春别墅”、“一滴泉”。四周岩壁,刻有佛像100余尊。800年前,这里曾是赣南一带香火极盛的佛教石窟寺。寺中顶端,有一漏斗形的小石洞,其深莫测;传说此洞可直通天际,故有“通天岩”之称。

通天岩景区的道路大都呈环状分布,且大环套着小环,即从一点走开去绕一圈能回到原点。其中最温馨浪漫的一段环状路当属环通天湖这一段,这里湖光山色,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景色醉人。湖中的莲、萍更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给人恬静舒适之感。围着通天湖的环形小道走上一周,惬意非常:景美,身凉,目悦,心怡。傍晚时分,周围安静下来,湖面上会出现舞者——小野鸭。它们像一个个水上精灵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时不时地划出一道优美的水线,泛起道道涟漪,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恬静与美好。

通天岩是休闲避暑胜地,滋心养肺

这里植被茂盛,洞穴众多,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沿石阶而行,山腰有一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穿洞,为一个3米高、5米宽、10米长的扇形石洞,巨石横空,状若雄狮,极为壮观。洞内总是有强大的“过堂风”,凉风徐徐,凉爽无比,夏季让人暑意顿消,乐不思归,故题名为“忘归岩”。穿过忘归岩,眼前豁然开朗,满目青翠扑面而来:花草树木竹水相映成趣,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和谐秀美画卷。

茂盛的植被、湖面的清水、穿洞的凉风、独特的地形地貌将通天岩打造成一座天然的避暑胜地。“广福禅林”后面有好几个洞穴,当年就是寺庙的藏经洞。洞口出来有个水池,是广福寺的放生池。在这山崖下有几间依崖而建的房,就是蒋经国先生当年的避暑山房了。当炎炎夏日,走进避暑山房,立刻消暑降温,不禁感叹痛快舒畅,别有洞天。

炎夏之际,让你在凉爽舒适中游玩通天岩,暑意顿消,畅快无比。这是一座天然的避暑胜地,让游人在身凉心静的痛快中欣赏美景,爽目、爽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