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圣严法师:佛教提倡吃素基于四大理由1

来源: 发表人: 2023-08-01 浏览量:3484

编者按:关于吃素、放生、杀生,确实存在很多争议话题。不过,无论历史源流如何,现在汉传佛教提倡素食,这始终是一种优良传统。至于佛陀住世之时是否允许吃肉,佛经之中是否明确规定不得吃肉,则是另外一些话题,当然值得继续探究。下面这篇文章,是圣严法师早年的一篇讲稿,从几方面讲述佛教与素食的关系,其中具体提到,佛教提倡吃素,主要基于四条理由。

肉食者有十八种过患,而素食者具足无量功德。(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世界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都提倡素食。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毕达哥拉斯都强烈地提倡素食,近代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都是基于人道主义观点赞美素食,萧伯纳是有名的茹素者。中国古代孟子的“君子远庖厨”的思想,《易经》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真人深山修炼只吃水果的功夫,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儒道之徒所继承。

二千五百年前,生长在印度的释迦牟尼根据慈悲和平的教义,由戒杀放生到主张不吃肉,此种教诫散见于佛教经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种经律论中。后世佛教弟子身体力行,其品格清净高尚,其行为淑世善民,化强暴者嚣悍之气,使世界人类倾向和平,则更成为佛教的独特的优良传统。

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一次树下观农,见农夫犁土,掘出蚯蚓,鸟儿飞来啄食,引起他对众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的悲思。印度吠檀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杀祭祀,一直为释迦所反对,释迦在说法时,于大乘的《楞严》《华严》《楞伽》《涅槃》《梵网》诸经中,处处提倡禁绝肉食。具体如《楞伽经》,根据身体健康、三世因果、修养身心、慈悯众生等各种道理,指出肉食者有十八种过患,而素食者具足无量功德。

一、基于健康理由

佛教的大德祖师,由于吃素身体都很健康,寿命也长。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而在有科学头脑的医学家和营养家则较易理解。

首先,吃素的僧侣们甘于淡泊生活,无嗜穿嗜味的习惯,清心寡欲,一心向道,所谓“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喜、怒、忧、悲、恐等七情不易动乎胸中,内心平静,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此中还包含有佛教的一套修心方法。

佛经中指出:素食能使四大调和,诸根通利,气血流畅,定力增长,饮食知量,少欲知足,是成就禅定神通不可缺少的条件。

素食中的豆制品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其中大豆的功能极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糖类,并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磷、钙等营养素。大豆的植物蛋白和脂肪,可以降低人的血清胆固醇,能降低高血压,避免动脉硬化等心脏疾病。所以素食者所食豆类、五谷杂粮、水果等,对于身体所需的营养完全能够补充,还可以更好地增进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