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之法 深信莫疑
常愚 严人 立根编著
纯印老人一生所行无不是大乘菩萨道,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修圆满就是佛,所以六度就是成佛之道。她为了普度众生,使众生对其法不疑惑,可信赖她,她往生后圆满示现了诸多瑞相,现分别叙述如下,以使有缘者去疑生信,勿失机缘。
1、年龄圆满
老人往生时,是一百零九岁,其周岁恰好是一百零八岁,而“一百零八”恰恰是个极为吉祥、圆满的数字。
“易经”把“九”列为第一卦。从古至今寺院的敲钟,撞一百零八下。宋代诗人米南宫有诗云:“龟山高耸接云端,撞月钟声吼铁牛,一百八声俱听彻,夜行犹自不知休”。九为吉祥,十二个月若月月吉祥即“12×9=108”。一年里有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加一起即是一百零八;又有认为人具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的钟声有消忧解愁之意;另佛教所用念珠之珠子数亦为一百零八颗。
古代建筑也以一百零八为吉祥数,如遍布西藏的佛塔塔身、佛龛的结构梁木都是一百零八;北京天坛的最下层拦板也是一百零八块。古典名著也采用此数字:“水浒传“梁山好汉是一百零八位;红楼梦是一百零八回,书中“情榜”人物恰好也是一百零八人……所以纯印老人选此年龄往生表圆满之意。
2、属相、时间等诸多奇异圆满:
(1)老人不饮不食二十一天——二十一在佛门亦是圆满的数字;
(2)老人是猪年生、猪年走——圆满。
(3)午时生,午时走——圆满。
(4)走的时间选的也非常奇巧,一九九五年三月份,公历与农历日期重叠,她走的那天是农历二月初六、公历三月六日,占双六,人们将六看作吉祥数字,表“六六大顺”顺利之意。此日又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意为老人之法犹如一声惊雷前来震醒迷惑的众生;同时惊蛰又表示万物即将复苏;另外这天又“九九”里,代表“九九归一”入一真法界之义。
(5)火化时间是二月初八、三月八日——此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日。意学佛、修道人必须出家——至少要做到心出家才行。心出家者,要远离世俗(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和贪、嗔、痴之习性。出家可作下列分别:心出家、身出家为圣人;心出家、身在家为贤人;心在家、身出家为伪人;心在家、身在家为愚人。应恭圣人,敬贤人,防(摒)伪人,度愚人。纯印老人现在家相,可见在家人好修,这又是一圆满。若重选择上述的时间相合,还要一万两千年——此数又恰是佛的法运之数。
(6)老人身体安放在太平房后,突然坐起来,睁大眼睛下望,提示家人衣服没穿好,表无生无死、无去无来之意,乃如来也。如来即诸法实相、究竟圆满。
(7)老人走的三天,阳光和煦万里无云,气温突然升高十余度,骨灰入土后的第四天,天气骤变,大雪飞扬……天晴朗无云表无为法,无云障涵断烦恼之意,众生若无烦恼即入圣流——圆满!
(8)当老人的骨灰与其丈夫并骨(世俗)时,坟顶尖上有一皮球似的无尾“园鼠”,混身毛是深褐色,毛顶端油黑铮亮,驱之不走,亦不怕人,由始至终看着老人骨灰入土。一位老和尚说,这也是表圆满法,“无尾巴就不是畜生”——在最后际示究竟圆满之意。
(9)老人走后,其卧室有轻淡云雾笼罩,奇香无比,经百余日方散——圆满也。
(10)此外,当骨灰匣入土时,不知从何处飞来无数带膀的大蚂蚁(均二公分大小),将坟底遮盖得严严实实,犹如洒一层黑豆相似,此蚁既不飞走,也不爬出,老人的舍利骨灰(火化后现出许多五颜六色的舍利)放在蚂蚁背上,未沾土。
(11)在烧“五七”时,家人去铁西桥洞扎彩铺取五盆花时,天空由南向西有一金色流星,四五层楼高、饭碗大小,在空中平行穿越,直落扎彩铺附近。当时老人孙媳、孙女、外甥等人,均感头皮发炸,汗毛直竖,内心同感老人家来了。在十字路口烧纸和焚烧五盆纸花时,不时从火堆中升起阵阵奇香。其二子刘进昌将此香气带回东丰县的家中,一夜不散,次日患脑血栓的妻子李兆英可以下地行走,能从事简单的农活,生活再不需要别人护理了。
以上种种奇异瑞相无不表老人法之圆满,足以证明老人是绝对可以信赖的,若存疑虑之心,实为无缘。末法众生不依老人所示去修,恐难成就。
末法众生,最易着相,所以她不供佛像、不烧香、不磕头,整日打坐修自性菩提,不心外求法。
纯即心,印即法,修行就是要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弃我执、法执,背凡夫知见,“背尘合觉”是佛之知见,以菩萨之境界,回光返照,对治、改变自己的心病(是非人我、见闻觉知、贪痴嗔慢疑、五欲六尘)。把自己的心境提到诸佛菩萨的境界上来。纯印之行即我之行,纯印之心即我之心。在修行的道路上,“纯印”已为我们示范无遗了。
万法唯心,一切由心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决定一切的。心净则土净。“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土不二。若心有所染,土即秽,土之净秽,本源在心。学佛、修行的根本点,就是自净其心。此即是学佛的起脚点,也是学佛的落脚点,它贯穿学佛、修行的始终和全程。学佛就是自净其心,净心就要心无分别、无执著、无妄念,也就是像纯印老人那样心无攀缘。学佛能净心,是真智慧,是菩萨境界。
自净其心,是智者、是智慧人生、是菩萨相,它是成佛之法器。学佛、修行人不知净心,眼光向外,分别执著立知见,有知见必生烦恼,有烦恼就是凡夫。一个学佛修行之人如不省悟净自心,修到何时都不是真修,又怎么能出苦轮呢?所以学佛一定要省悟,要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用佛法医自己的心病,回光返照对治自己的凡心,这就叫佛光普照。决非到处跑寺庙、赶法会、拜经忏、烧高香、燃大蜡、唱佛歌……自净其心就是佛力加持,就是甘露灌顶,就是心佛不二,就是自性弥陀,就是人间净上,就是极乐世界。
学佛与修自心,迷者谓二,悟者即一。众生本具佛性,为何众生迷而不觉?因众生心存攀缘覆自性故,使本具的妙明真心不得显现。佛菩萨之所以觉而不迷,只因他们心无攀缘,故妙明真心方得显现。所以心有攀缘即众生,无攀缘才是佛。
攀缘即无明,攀缘即造业,攀缘即自缚,攀缘即住相,攀缘即生死,攀缘即虚幻,攀缘必障真,攀缘即苦恼,攀缘即是魔。攀缘是众生心病、通病。
释迦佛因众生心病而说法,法法不离心。佛说一切法,皆是对治众生攀缘心。所以,佛法就是心法,就是修心之法。“释纯印”——释,佛也;纯,心也;印,法也——佛之心法也。法就是心药。学佛就是用佛法医自己的心病即修心。这就是正道、正修。反之离心学佛、信佛,以佛像见佛,以音声求佛,以攀心想佛,即离心修行,心外求佛,没入佛正道。
当今佛门弟子痴迷,更有甚者,将佛当神、当仙供养,不从心上起修,而从事相上枉求。看相、算命、择风水、选吉日、供神、信仙……均属邪魔外道,所以学佛人不要看供佛否,或以佛像大小、佛堂摆设庄严否来衡量正邪,更不能以读经论多寡认定善知识。必须以佛知见,破迷开悟,转识成智。佛法是修得、悟得、证得,非攀得、求得、想得。此即,求不得、求不得,不求而得、不求可得。正如犟牛居士讲:“以无所求之心修一切法,一切法皆可得;以有所求之心修一切法,一切法皆不可得。”对经典亦复如是,“会则会了,拟思即差”。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动而求寂,众生即佛;
寂而思动,佛即众生。
空非空色非色,空色无碍;
理非理事非事,理事一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