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玖、受三归法

来源: 发表人: 2023-07-02 浏览量:338

玖、受三归法

  (一)先须忏悔

  1、受前忏悔

  《事钞》云:‘以信邪来久,妄造非法。今创(刚开始)归投,必(须)翻邪业。从生死际至涅槃际中间罪业,皆除灭。’

  2、忏悔清净

  《阿含经》云:‘于受前忏悔罪已受(三归)法,谓从无始生死边至涅槃际,一切罪业皆清净。’(无始有识名生死边,究竟果满涅槃名涅槃际。)

  3、得善法体时

  《济缘》云:‘前三归是发善法体,三说竟时得。后三结者,嘱受叮咛,令持在怀,不滥承奉。如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

  (二)正受三归法

  《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

  应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三说得法属己。)

  又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已。此但受三归法,无有戒法故。论云:三归下有所加,得三归及戒。若无加者,有归无戒。)

  (三)受三归时所作之观想

  归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归的正授之时,纳受三归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于正授三归之时,作观想:

┌说第一遍时—观想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云,从十
│      方地面冉冉上升,集于行者顶上,成白色光明云。
├说第二遍时—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
└说第三遍时—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的顶门之内,遍
       满于全身,并由身内扩展,使自己的身心,随著功德云的扩展弥盖,
       而充塞于十方世界。
  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归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

  拾、所归依境通三世

  《业疏》云:‘论云:通归三世佛(所归之境宽),同法身故。不独归释迦(所归之境狭),以是(区)别。(若归一境,余则无心,)不名归也。’

  拾壹、如何才得三归

  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

  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的话要十分明白。

     ┌ 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
不得三归者┼ 隔离太远,听不明白。
     └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之处。

  《善生经五戒品》云:

    ┌信因
    ├信果
得归依者┤
    ├信有得道(佛教门中可得道果)
    └信心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

  △又正受授之时,即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之处,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乃可得三皈依。

  拾贰、受三归依功德果报

  一、功德

  《法门名义集》云:‘烦恼魔“是生死因”,阴魔死魔“此二是生死果”。天魔“是生死缘”。此四种能障解脱,故名为魔。’

  《智论》云:‘梵语魔罗,秦言夺命。论云:唯死魔实能夺命,余者能为夺因,亦能夺智慧命故。又四皆恼害,不能自由,故名为魔也,又三归功用,破三邪(邪师、邪法、邪众),接三乘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

  《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位护归善神,日夜保护一切吉祥。’

  《希有经校量三归功德》云:‘教四天下及六欲天,一切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三归功德多。’

  《业疏》云:‘受三归者,但得法被身为佛弟子,无戒可持。’

        ┌得无生忍,烦恼永断。
        ├得法身,则不得色身。
受三归法降伏四魔┤
        ├无色身,则无死。
        └无三魔,则波旬,自不得便。

  ┌ 欲 ┐  ┌亦名烦恼   ┐
  ├ 身 ┤  ├亦名五阴   │
故降┤  ├ 魔 ┤       ├魔
  ├ 死 ┤  ├即无常因缘  │
  └ 天 ┘  └如大自在天等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