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趣,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何谓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果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于歧路。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专心待佛。后佛现,乃曰:佛来也!遂合掌而逝。夫临欲命终,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谓千古修净业者之标榜矣!(彻悟大师)
◎近代天台宗大德谛闲法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哪个不会念?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愿生?可是少有人往生。这主要由于念佛的人不懂诀窍。念佛的诀窍就是个“死”字。有个“死”字在心头,对外界环境自然冷淡,情爱也会减轻,名誉、金钱、权力在“死”面前都帮不上忙,知见道理在“死”上也不起作用。一旦四大分离依靠什么?孤魂受业力支配哪有自由?这时候不见弥陀,可能遇见恶鬼;不生净土,可能投生驴胎马腹。作这样想,念佛就有紧迫感,就能至诚恳切,就容易相应。(昌臻法师)
◎劝世偈: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病苦。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善导大师)
◎奉劝诸位,切莫再去搞这些人我的是非之见,只须依照古德的一首名偈修去便好:“修行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一个人修道,先把自己肯定下来,此心不再动摇,有如铁铸一般。自己用功,自己念佛,自己境界,自己成就,都是自己造的业,好与不好,自己明白。只要一条大道,一直走去,管它那些是非论辩作什么!请看:龙树菩萨所作《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三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南怀瑾老师)
◎在这一生修学的期间,势必要断绝外缘,这一点很重要。凡是在念佛堂念佛,将来不能往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他外缘没断,这个心一面念佛,一面还系念着外缘,这是障碍。临命终时,再一念攀缘到外面境界,那就又是旋出旋入,这非常可惜。要避免这一重的障碍,必须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们平常要下这个功夫,统统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成就关键就在此地。(净空法师)
◎老实念,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念佛。除了用脑的工作要思考,我们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马上念佛。工作若是用体力,不用思考的工作,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工作,不相妨碍。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真正把烦恼念掉,把无明念掉,这就是宝。(净空法师)
◎一天到晚,行住坐卧,心里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要。吃饱了,穿暖了,什么都不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能这样念三年五载,禅定得到了,念佛三昧成就了。所以,人家站着走、坐着走,就是这个道理。(净空法师)
◎念佛人,临终三疑,不生净土。一者疑我生来作业极重,修行日浅,恐难往生。二者疑我虽念弥陀,或有心愿未了,及贪嗔痴爱未息,恐不得生。三者疑我虽念弥陀,临命终时,恐佛不来接引。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故念佛人,切要谛信佛经明旨,勿生疑心。经云,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接向九莲,令辞五浊。苟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慈照法师)
◎由是念佛常行精进……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止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苏州)谒师(印光大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王慧常居士)
◎只此一念,是我本师。只此一念,即是化佛。只此一念,是破地狱之猛将。只此一念,是斩群邪之宝剑。只此一念,是开黑暗之明灯。只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只此一念,是医生死之良方。只此一念,是出三界之径路。只此一念,是本性弥陀。只此一念,达唯心净土。但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坐也如是念,走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优昙大师)
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