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念佛是断烦恼的功夫,念佛要这样的念法,才能够得一心不乱,因为这种念法,念到有相当功夫,烦恼不起现行,虽有烦恼,你念佛功夫念得很好,佛号完全把烦恼降伏住,这就是“功夫成片”,净宗讲带业往生就是这种程度,决定往生。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身心很自在,因为一天到晚没烦恼,没有烦恼就快快乐乐,很自在。功夫再深一点,把烦恼念断,烦恼障整个破掉,没有我执,就得念佛三昧,就叫做“事一心不乱”。如果功夫再深,连所知障也破掉,那就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成佛(分证佛),因为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可见得这一句佛号妙不可言。(净空法师)
◎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都是以清净心的纯度来区分。功夫愈高,清净心愈纯,心净则土净,才能往生。心里有贪、嗔、痴,念佛如何能往生?即使带业,古德讲得很清楚,只可带旧业,不可带新业,一面念佛,一面造业,这样不能往生。念佛怎么会造业?如果用贪心念佛,想到净土都是七宝、黄金,用这种心态一面念佛,一面起贪心决不能往生。所以,要以清净心念佛,贪嗔痴都放下才相应。念佛的功夫在清净心。(净空法师)
◎经上也常说的“心净则土净”!你用信、愿、行这个方法念到心清净,什么叫心清净呢?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不起作用,这个心就清净了。这说起来也不简单!这就是说明了,这个念佛往生人为什么会那么少?要念到清净。但是这个法门,跟其它法门做一个比较,容易太多,其它的法门要断烦恼,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只要你这个信、愿、行能把烦恼控制住,不叫它起作用就行了,所以这个法门叫伏烦恼,古人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叫石头压草,根在里头,没有断根哪!那么其它的法门,必须要连根拔除,它才能够起作用,才能够超越三界,才能够脱离轮回,这个法门只要把烦恼暂时控制住,它不起现行,这不起作用,那就行了。所以我们念佛,最低限度要念到这样的功夫。(净空法师)
◎如果人家赞叹你几句就很欢喜,骂你几句就烦恼几天,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得定,外面风一吹,他就动了,受不了外境的诱惑,外面境界一诱惑,他心就动了,他定就没有了,这样的人念佛,一心不乱得不到,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连最起码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也得不到,换句话说,往生就成了问题。往生最低限度要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相似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接近定了,也就是说烦恼虽然没有断,(真正得定,烦恼断掉了,不会起现行),但是他这一句佛号有功夫,有力量能把烦恼伏住,他有伏烦恼的力量。我们古人有个比喻说“石头压草”,草根虽然没有除,石头压了它,它不能往外生长,石头压草就是功夫成片的意思,草根除掉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它永远不生,但是你有石头能压得住,这行!决定能往生,这叫带业往生,生同居土。但是这个功夫从哪来的?从忍辱,忍辱有力量,但是还没有得定。由此可知,忍辱非常非常重要,比喻作大地,这个大地能忍,你洒了香水,它也受了,你拉了大便,它也受了,它不会说:“香水我喜欢,大便我排斥,我不接受。” 没有,它什么都接受。所以就希望我们修忍辱,心要像大地一样,一切是非善恶统统能够受得了,一律平等,若无其事,要这样修忍辱才能够得定,才能够开慧。(净空法师)
◎有很多念佛的人迷信,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以为阿弥陀佛会保佑他,没想到阿弥陀佛没理他!怎么晓得没功夫?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脾气还挺大的,你得罪他,他生气好几天,你赞叹他几句,他欢喜好几天,这怎么行!这就是烦恼一点都没断,烦恼还是常常起现行,佛号压不住烦恼,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说你一天念多少声佛号,我就来接引你,查遍净土经论没这个说法。人家的条件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哪怕一生就念了一声佛号,这一声佛号就念到一心不乱,可以往生;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去不了。《弥陀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往生的标准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破烦恼障就一心不乱,破所知障就心不颠倒,净土法门与教义完全相应,不能够通达教义,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不好。所以无量法门都是要破二障,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不例外,也是要破二障。(净空法师)
◎念佛非常重要,其功德无量无边,无比殊胜,不但这一生的业障能消除,无量劫的业障也都能消除,而消除就在一念之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就是与佛心相应;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就是与佛愿相应;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就与佛行相应。妄念是从业障变现出来的,妄念就是业障,所以,我们念念都是佛,妄念就没有了,业障也就消除了,不念佛时,有妄念就是业障起现行,所以要常念佛,不可间断,业障才能消除。“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一定得力,这是念佛的秘诀。(净空法师)
◎在这一个社会、这一个时代,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乱世,真的是天下大乱的时代,生活非常的艰苦。世界有许多落后的地区,我们就不必说了,像美国这种先进的国家,我们仔细观察这边大众的生活,还是苦,真的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果我们还以一部分时间用在“解”上,实在讲是相当可惜!应当把精力用在行门上老实念佛,这一生当中取得决定的成就。就像古时候祖师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自己下定决心,一门深入不求解了,时间精力都用在行门上死心塌地念佛,这是求得决定成就的唯一方法。用什么态度去修行?要“和”、要“正”。“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中道”,不缓不急,用这种心态。“正”是决定与佛的教诲相应。解悟之徒不了生死!(净空法师)
◎“无住”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心里不染著六尘,干干净净;“而生其心”就是生念佛之心,生专念阿弥陀佛之心,就能成功。……自己决定不要勉强,不要刻意压伏烦恼,这样不好,将杂念、妄想转过来就好。若想断它,麻烦就来了,一转,什么事都没有。无论什么念头起来,转念阿弥陀佛就好,不要去断那个妄念,根本不理妄念,第二句就换成阿弥陀佛,这样稳稳当当,不会出事。……念佛,老实念下去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着,我念那么久还没得一心,几时得一心,都是打妄想。念佛最忌讳夹杂,还夹杂什么时候得一心,功夫就破坏了。老实念,根本就不要问,自自然然得一心。如果有得一心的念头梗在那里,则念一生的佛都得不到一心。障碍在此,不可不知。(净空法师)
◎马鸣菩萨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本有当然可以恢复,本无当然可以断掉,我们一定要相信,这叫做自信,信自己。佛法里面讲信心,信解行证,第一个就要相信自己,然后相信诸佛菩萨能够为我们做增上缘,能够帮我们的忙,帮助我们自信,帮助我们自悟,帮助我们自修自证。一切要依靠自己,不依靠自己,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净空法师)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印光大师)
◎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印光大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