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游石窟遗址 看鬼斧神工(组图)
石窟,远观总是令人感到满目疮痍,但当你身在其中免不了感慨古人之鬼斧神工,而其展现的博大内涵,更是让人折服。据传,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它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代表的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宗教文化。纵观我国现存的主要石窟群均为魏唐之间或宋前期作品,其中除了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重庆大足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宝,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即将到来的暑期,不妨与孩子一道,在这些伟大的石窟文化遗产中,赏析文化艺术间,得到一丝人生启悟。
一、莫高窟:大漠里的“世界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在中国,石窟艺术遗址很多,但是说到知名度难有能跟敦煌的莫高窟相媲美。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又名“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相传,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被誉为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石窟看点:
莫高窟壁画供养人画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莫高窟现存石窟492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莫高窟藏经洞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而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