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释天已清楚了知国王求法之心坚固不可动摇,于是便现出天身,左手牵着美颜、右手带着丽人,将二人又交与国王且连声赞叹。国王则对帝释天感恩戴德道:“帝释天王,我求法愿望已经圆满,我从内心对你感恩不尽。”
又久远之前,有一梵施国王,如理如法主持国事。某位菩萨当时入于殊胜王妃胎中,结果王妃怀孕后极欲求得善法,她便将渴求佛法心态告知国王。国王就找来看相者占卜原因,看相者回答说:“此乃王妃胎中胎儿所致。”
国王立即悬赏十万两黄金四处寻求善法,但却处处碰壁,无法觅得佛法踪迹。而太子恰在此时降生,于是众人便将此位庄严太子称为寻善说。寻善说长大成人后一直勤于寻找善法,奈何始终都无法如愿以偿。后来梵施国王圆寂,他便接替父王主持国政,又继续要求诸大臣寻觅善说。
寻善说依然用十万两黄金在赡部洲广泛搜寻,但自始至终都不闻正法名称。正当国王伤心欲绝之时,帝释天知道此讯息后,为观察他发心真实与否,就变现为极不庄严之夜叉现身寻善说面前说道:“行持善妙法,断除诸恶行,行法在此世,来世得安乐。”
国王听后非常高兴,他向夜叉请求说:“如此秘密难闻之法语请再次宣说,我等乐闻。”夜叉却说道:“你若能按我要求去做,我即可为你重宣此偈。”国王便问他:“你有何要求?”夜叉命令道:“你应于七日中焚烧檀木,然后跳入此火坑,那时我才可二度传法。”国王听罢,满心欢喜应承下来。
七日过后,为闻善说,国王欲入火坑,并派人广宣,言所有欲看精彩瞬间者均可前往观瞻。结果成千上万众生应召而来,他们看到菩萨如此殊胜发心后都深觉稀有。此刻夜叉则腾身虚空高声说道:“大国王,请履行誓言。”
国王将王位传与大太子,然后又在大臣及民众前忏悔自己所行不妥之事以安慰诸人。最后他行至坑边说道:“我今于此恐怖火海前,为佛法愿不顾一切舍身而入。以我福德力,愿我入坑后,此火海能立即变为莲花池。”国王言毕举身入坑。结果火坑即刻遍满莲花。
帝释天眼见国王如此稀有难见之行为后,马上现出天身并将偈颂再次宣说一遍:“行持善妙法,断除诸恶行,行法在此世,来世得安乐。”国王不仅亲守此偈,还将之写于金纸上,并在整个赡部洲广泛弘扬。
当时之寻善说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又曾为寻法童子,每当听闻善法便会缮写并受持,闻法后又继续前往大小城市寻找佛法。
童子某次于一崖窠内遇一人,此人对他说:“我可为你传授内含佛号之法语。”寻法闻听后当然高兴异常,但那人又说:“你若不行供养,我肯定不会为你宣说。”
童子急忙将昂贵衣物及珍宝全部奉献与他,那人又继而提出更苛刻要求:“你若能从崖窠上跃下,我才肯为你传法。”童子依然答应下来,在听闻含有佛号之法语后,他纵身从崖窠上跳下,同时又宣说愿自己身躯不受伤害之谛实语。四天王闻听后适时出现,并在半空中将他接住,还连连赞叹他所具功德。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