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镜面国王具超人聪慧-2

来源: 发表人: 2023-06-18 浏览量:360
待施主首先禀明情况后,国王问持棒:“你有无向其暂借牦牛?若确实借过,那借过之后送还与否?”持棒对此回答说:“我将牦牛置于他能看到之地域内即转身离开,不过确未曾向他讲明。”国王听罢就裁决道:“他实已归还牦牛,只是未说明而已。为示惩戒,应割下他舌头;而施主分明已看见牦牛,但却未将其拴住,为示公平,应挖去他眼珠。”施主闻言不禁说道:“持棒已抢去我一头牦牛,若我眼睛再被挖去实在太不合理、不划算。干脆就此撒手,让他讨个便宜,活命去吧。”

  所养牝马被持棒砸死之人又接着对国王说:“大国王,他用石块将我一匹牝马打死。”国王便问持棒他打死马之详细经过,持棒说:“我正巧堵在路上,他叫嚷千万勿放过此马,我只好用石头向马砸去,谁知却将之杀死。”国王听罢就裁决道:“因马主人口喊千万勿放过此马,故而应将他舌头割下;而持棒除了捡起石块外更不知采用别种方式,以致用石块砸死牝马,故而应将他手砍断。”马主人闻言不禁说道:“我那牝马已被砸死,若我舌头再被割掉就太不合算。不如就此撒手,让他活命去吧。”

  樵夫继续对国王说:“就因他问我水深不深,结果让我丢掉一把斧头。”国王便问持棒具体经过,待持棒叙述完毕,国王裁决道:“不论携带任何东西,放于肩上方为合理合度。你既口含斧子,却还要张嘴讲话,实在应该拔去门牙两颗;而持棒明明看见河水深度,却还要明知故问,故而理应将舌头割去。”樵夫闻言不禁说道:“我已将斧头丢失,若再被拔去牙齿实在太不合算。也罢,就让他活命去吧。”

  卖酒女人向国王指斥持棒说:“这人杀死我孩子。”国王便问持棒具体经过,持棒说:“我当时太过劳累,根本不知垫下还有小孩,故而不经观察就将孩子压死。”国王听罢就裁决道:“你这卖酒女人怎能把孩子用衣物包裹置于店中?这岂不大错特错!而持棒不加观察就随意乱坐,这又是他错。兹判罚持棒从今往后当这卖酒女人丈夫,二人再共同生育一小孩。”女人闻已不禁说道:“我孩子已被他压死,再与他结为夫妻实不应理。不如就此撒手,让他活命去吧。”

  丈夫被持棒压死之女人对国王说:“我丈夫正织布时被他压死。”国王便问持棒是否有此事,持棒说:“当时我被众人追赶,实在慌不择路,跳下时根本未注意织布机后面有人,所以才将那人压死。”国王听罢就裁决道:“持棒,你从今往后做这女人丈夫。”寡妇闻言不禁说道:“丈夫已被他压死,我再与他共同生活太不应理。看来只能就此撒手,让他活命去吧。”

  镜面国王即以此种方式平息诸人争论,将持棒从一切困缚中解脱出来。

  当时有两女人曾为争夺一小孩而来到镜面国王前要求裁断,两人均说此小孩为自己亲生骨肉。国王通过观察后便决断说:“你二人可拼命拉扯小孩,以能将小孩拽到自己这边者为孩子亲生母亲。”此时非为小孩真正母亲之女人,因无发自内心之悲心就开始用力将孩子拉向自己;真正母亲则心疼儿子,怕伤害他而始终不欲用力撕扯。国王即以此种方式将小孩判给其生母。

  又两人曾为一些布匹而争执得不可开交,等他们来到国王面前时,国王还是令二人互相争抢布匹。此布真正主人自然不舍得将布白白毁坏,于是便不欲与对手争抢,国王就以此种方式发现布匹所属主人。

  此次又以智慧一一解决完持棒与诸人争执后,国王还听持棒说路上尚有众多人与动物都有需国王解答之疑惑,国王便让持棒一一诉说。待他叙述完毒蛇所捎口信后,国王让他回复毒蛇道:“你居于洞中时不生嗔恨亦不饮食,故而心生安乐;至洞外吃过太多食物,又对飞禽等动物生起嗔恨心,因此身躯才会变得粗大,返回洞中时当然内心烦恼。希望你今后在外面饮食要适度,更勿对其它众生生起嗔恨心,如此行事才会保证日后远离痛苦、感受快乐。”

  听完持棒所叙新嫁娘之困惑,国王令持棒对她捎口信道:“因你父母家有你新朋友,所以你在夫家时想回娘家,以慰思念新友之苦;真回到娘家时又对朋友生起厌烦心,故而又欲回到丈夫家。希望你能舍弃两地中之一处地方,只在一地认真生活,如此即不会再受损害与痛苦。”

  国王又让持棒对乌鸦回复说:“你声音好听是因树下有黄金,声音不动听则因树下无黄金。”

  对鸟鸦之回复则为:“你所在城边(藏文原意不明,请三思)有一枯树,树下埋有宝藏,若将之送与别人则会得到安乐。”

  国王让持棒转送与野兽之口信为:“你所喜欢之绿油油草地上,从树上能滴落蜂蜜,所沾染之草地皆因此而充满甜蜜气息。但等你日后再欲享受时,这些蜜蜂未必还会存在于世。所以希望你勿要贪执美味,否则定会遭受非理痛苦。”

  国王对羊角鸟之疑惑解答道:“你能发羊角鸟音声之地无宝藏,能出其它鸟类鸣音之处则有宝藏。你应把宝藏送与他人,否则感受不合理痛苦太不应理。你最好能离开那里,前往别处生存。”

  对蛇与吐宝鼠则决疑说:“你们转生为人时曾为两兄弟,一人言应均分家财,另一人以吝啬心作祟而不愿均分。非常贪执之人现在转生为蛇,贪恋财物者则成吐宝鼠。所以你们俩每当拥有财富时,最好能将之供养沙门、婆罗门,如是才能令二位心得安乐。”

  国王最后又对持棒叮咛道:“你自己犯下太多过错,但我愿将你释放。若你想摆脱贫穷痛苦,将树下金银珍宝取走即可。”

  持棒返回途中,将国王回话依次传与相关众生,他们各个听闻受持。蛇与吐宝鼠及乌鸦向他指示宝藏,他在树下发现后便将珍宝取出带走,并因此而得以组建幸福家庭。自此之后,持棒婆罗门永离贫困,一生尽享富裕幸福生活。

  对国王如此做法与答语,众多大臣都赞叹他无与伦比之智慧与无碍辩才。国王于真实四门又建造布施之屋以广作布施,十二年中在饥寒众生前行广大饮食布施。释迦牟尼佛如是转生为镜面国王时,即以其智慧、布施饶益无边无际众生。

  《白莲花论 释迦牟尼佛广传》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