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探秘盛唐木建“活化石”梁思成林徽因曾骑驴寻觅(3)

来源: 发表人: 2023-06-17 浏览量:1727

南禅寺:惨遭南禅劫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是唐代武宗灭法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佛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大殿,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还早七十五年。其中佛像为唐塑,1999年不幸被毁被盗,被称为“南禅劫”。

南禅寺大殿结构图(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旁一处高岗上,属于五台山台外寺庙。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

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外观秀丽、古朴。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全殿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南禅寺的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与明清时崇尚的“陡如山”明显不同。

南禅寺(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南禅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大殿里那几尊唐代塑像。除了甘肃莫高窟外,这些都是内地现存最早的佛教塑像,非常珍贵。可惜近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文物抢劫,据《中国文物报》报道,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三名歹徒闯进南禅寺,将保管人员打伤捆绑起来,割断电话线,砸开佛坛的钢网门锁。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胸挖开,腹内宝物被偷走,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开,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坏。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

四座唐代仅存木建筑缘何都在山西?

天气干燥,地处偏远,侥幸逃离历史风尘。

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此言不虚。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8处,15万多平方公里的三晋大地上就有271处,位居全国之首。山西的文物拥有量亦居全国之首,高达全国文物量的70%之多。

山西何以会独揽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古建呢?究其原因,和山西独特的地理、人文风貌息息相关。在郑庆春看来,这些珍贵的唐代古建筑之所以悉数存于山西,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山西老百姓热衷宗教活动,对故土乡里有着深厚感情,对神灵颇为敬畏。

另一方面,相比周边的山东、河南等省份,山西境内没发生过太大的战乱,使这些古建筑得以侥幸存留。此外,山西气候干燥,没有白蚁,避免了虫咬毁损的风险。

这些庙宇多处于僻静的穷乡僻壤,香火不旺,恰恰成就了它们历经千年屹立不倒。

这几所寺庙,多半都非国家所建,如果香火旺,寺庙钱财宽裕,大可数次翻修重建。正因为地处偏远,香火难以为继,反而使这些寺庙得以顽强“存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