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每天点亮一盏灯(人心不可过于劳累,也不可过于安逸)

来源: 发表人: 2023-06-15 浏览量:586

                                        每天点亮一盏灯

  http://love.heima.com/book/xinlingjitang/54868.shtm  阅读:47532 次

人心不可过于劳累,也不可过于安逸

    (清)张英   
    圣人有言,人心易坏,美德难养。     
    古语有“危微之说”:“危”是说求欲之心,如大堤防水,易于崩溃,一旦决堤,不可收拾;“微”是说理义之心,如帐映烛火,若有若无,难明易灭。   
    人心至灵,不可过于劳累,也不可过于安逸,惟有读书学习,能使劳逸适度。现今有许多人无所事事,身心无处安顿,必然精神涣散、思想芜杂、居顺处逆、见人惊慌、频生烦恼。这样的人,定是不读书、不学习的人。   
    古人云:扫地焚香,清福得享。有福之人,享福之时也读些书;无福之人,心中便生别念。这话真是一针见血。不读书的人,凡违愿之事,以为只有自己一人不如意,心中变生出许多愤懑。他不知古人所遇的坎坷,比他更多百倍,这都是不读书的原由。   
    宋代苏东坡,去世后文名传世、流芳千古,但生前却忧谗畏讥,往复迁移于潮州、惠州,境况坎坷;唐朝诗人白居易,没有后代;宋代文学家陆游,忍饥挨饿。这些在书中都有记载。他们都是光照千秋之人,遇事却这样不如意。如果人们能静心体会他们的经历,对于自己的不顺心就能安之若素了。   
    人若不读书,就只能看到自己的艰苦,从而心生怨恨、忧烦郁闷,这又何必呢?古人也有富裕兴盛、声名赫赫的时候,但转眼也就灰飞烟灭了。所以读书也可增进道义,是保养身体的要务。但是,如果读书非要硬啃大部头的文集,以争长短,那就太辛苦了。粗略浏览,自在地看看古人文章的精要之处,也就足够了。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朝桐城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作有《笃素堂文集》、《恒产琐言》以及《聪训斋语》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