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净宗修学也提出十条,就我们现在生活环境当中,我们提出‘存心’,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用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要用这个心。如果我们起心动念与这五条相违背,赶紧把它修正过来—修心,这叫从根本修,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在生活当中跟广大群众接触,也就是在事上修、在相上修,我们把握住‘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把握住这四个原则,以‘念佛’做究竟的皈依,光明云里头大皈依,我们大皈依是念佛。这样才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将我们凡夫的生活,能够提升到诸佛菩萨的生活。所谓凡夫的生活提升到诸佛菩萨的生活,并不是说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明了,绝对不是说我们发财、升官,你要这样想你就错了。贫贱依旧过的是贫贱生活,富贵还是过富贵生活,这样到底是什么地方改变?心理上改变、观念上改变,这一个改变之后,跟一般人的想法看法完全不一样,你真正懂得富贵不二、贫贱不二,乃至于生佛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你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讲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的生活。
所以菩萨示现在我们人间,并不是每一个菩萨示现都是大富大贵,不是,有很多佛菩萨示现乞丐、示现小工,他们是入不二法门,他们自在得不得了。在佛教史传里面所记载,诸位一般都知道寒山、拾得,文殊、普贤菩萨化身来的。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个样子?根据书上记载的邋遢不堪,疯疯癫癫,什么样肮脏东西他都吃,毫不讲究卫生,我们一般人看那是乞丐,他们过佛菩萨生活,他们过一真法界的生活。在民国初年,也许诸位同修知道有一位金山活佛,他的名号叫妙善,跟现在普陀山的老和尚名字完全相同,妙善法师,人家尊称他为金山活佛,他是金山寺镇江金山寺。也是疯疯癫癫,一年到头就穿一件破大褂,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洗过澡,一生不洗澡,穿一件大褂。很奇怪,他夏天也不热,冬天也不冷,他就一件衣服,什么都没有,他过得自在。传记里面记载,我看的一本《金山活佛传》,是过去在台湾有一位老法师乐观,乐观老法师写的。在台湾有两本书讲他这些故事,一个是煮云法师写的,一个是乐观法师写的,煮云法师写的不太可靠,因为煮云法师跟他没见过面,听说的,煮云法师很难得到处打听,请人家讲他的故事,他就记录下来,写成这一本书。而乐观法师跟妙善法师曾经在一起住过,他们认识很熟,所以乐观法师写的比较可靠。
他说这个人是个很特别的人,在我们现在讲有特异功能,他吃东西很奇怪,肮脏的东西他都吃,人家丢掉当垃圾的时候他拿来吃,他也不生病,供养他的钞票他都把它吃掉,全都给吃掉了,我们晓得钞票是最肮脏的,多少人手摸过的,他全都吃掉。他一生不洗澡,也不换衣服,可是他身上有香气。曾经有一次信徒们逼著他洗一次澡,很难得!好,你逼我,强迫就洗,洗澡的水可以治病,什么样奇奇怪怪病治不好的,喝他那个洗澡水病就好了,很有一点像《济公传》里面说的济公一样。他们过的是一真法界的生活,他不是过的凡夫生活,心地清净、平等、慈悲。我们实在讲三天不洗澡浑身难过,他一辈子不洗澡这么自在,我们一个星期不洗澡身上发臭,人家都不敢接近,他身上有香气,所以他的体质跟我们体质不一样,你问为什么不一样?那个心不一样,体质是贴近我们最接近的一个物质、一个现相,相随心转。
所以大家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了解这些事实,修心重要,心好就相好,心好身体就好,好心为众生就好、为社会就好,为自己就不好。这是佛苦口婆心、千言万语教导我们,我们要细心要能够体会,要能够依教奉行,修行没有别的就是修一个好心,修一个真诚。《无量寿经上》把修行的纲目写在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依照这个纲目去修就好,清净平等觉就是佛心。我们在清净、平等、觉的前面加个真诚,后面加个慈悲,有好处,怕有一些迷惑人,自己以为心很清净、很平等、很觉了,没有慈悲心还是自私自利,还为自己,清净平等觉没有,你自以为有,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清净平等觉,一定是一片慈悲,我们现在讲‘爱心’,对于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有圆满的爱心,这个爱心就是慈悲。‘博爱’两个字也是出在《无量寿经》上的,博爱是平等的爱、清净的爱,我们能够以爱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你才能够得到圆满。末后总结,“有如是等,不可说佛”,像前面所说的这些诸佛如来,无量无边说之不尽。请看下面经文:
【世尊。】
这是地藏菩萨叫著释迦牟尼佛,称“世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