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古寺的汉代文化折射
汉代扬州作为郡王、诸侯世袭封地长达四百年之久,加上漕运的拉动,加快促进扬州成为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水运的兴盛
汉代广陵境内湖泊众多,河网稠密,加之邗沟的开凿和运用,沟通了江水和淮水,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一个以长江为中心、运河为纽带、湖泊为依托、淮河为终结的水利网络,在汉初就已完成,并成为一方黎民百姓的经济命脉。水利资源的丰富为汉代广陵人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广陵人在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汉代初期,吴王刘濞为了繁荣经济、流贯财货,除了疏通利用邗沟水道进行交通运输外,还新开一条运河(后称运盐河),这是专为运销两淮海盐所开的通道。至此,运河水系日趋完备,渐次畅通。水运,在发展汉代广陵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盐务的兴起
汉初朝廷采取了盐铁开放政策,允许民间自由开发、生产、经销盐产品。广陵所在的吴国疆域广阔、海岸线长,东有海盐之利,北有淮盐之便,盐资源非常丰富。吴王刘濞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围海煮盐”,煮盐业成了吴国的一大支柱产业,而刘濞充分利用这些盐业资源,发展盐业生产和经营,为吴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保障。吴国专门设置盐官来管理盐场事务,还在广陵城东北20里开凿了一条运盐河,自茱萸湾(今湾头)一直通海陵仓(今泰州)及如皋磻溪,和各盐场直接相连,形成了生产、运销一条龙体系。广陵盐业生产的迅速崛起,为广陵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手工业发达
广陵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品种繁多,制作精良。丰富的铜器,精美的漆器,细腻的玉器,众多的陶器,无不反映出广陵人的聪慧才智。铸造业、造船业、制盐业、制漆业、玉雕业,无业不精,无业不发。刘濞利用高祖“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萸钱”的政策,以及境内蕴藏丰富的铜矿资源,“开山铸铜”,大规模铸造钱币,甚至“销铜铸钱”,出现了吴国“钱布天下”、“富埒天子”的局面。
铜镜的铸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扬州出土的铜镜质地优良、制作精湛,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精品,镜背的纹饰题材丰富、雕刻精细、种类繁多,是汉代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制造业勃兴
汉初,吴王刘濞凭借境内铜矿之丰,师商周战国青铜工艺之长,在汉代“官工业”政策倡导下,广收天下能工巧匠参与青铜制作。史载扬州城西北72里处有大铜山,仪征县西北20里为小铜山,皆为吴王铸铜之地。其时,天下铜钱一半出自广陵,青铜器也是品种繁多、质精艺良。至今扬州各地的馆藏、民间私藏数量都颇有规模。吴国是水泽之乡,发展造船业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史载吴王刘濞利用江陵之木所造之船,“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辆车”。说明当时吴国的船载运量大,多于车载数十倍。武帝时,江淮间建立了庞大的楼船军,多次浮海从东方出击东越、示威番禺。这说明汉代广陵造船业的水平已达到能建造战船、海船的水平。
制漆业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汉代漆器的制作工艺和广泛应用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扬州是全国极为重要的漆器生产基地之一。无论是制作方法、工艺特征,还是品种类型,无不反映出当时的制漆工艺水平的高超。其用途广泛、品类齐全,有生活用具、化妆用具、文房用具、娱乐用具以及兵器等,胎质有木胎、夹纻胎、竹胎、铜胎等。扬州漆器在类型、品种、纹饰、工艺、铭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汉文化繁荣
汉代扬州,不仅是东南地区的经济王国、商埠重镇,更是人才辈出、文化艺术极其繁荣之地。吴王刘濞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国力的措施:招集流亡人口,恢复农耕生产,东煮海水为盐,西开铜山铸钱,开挖运盐河沟通东西往来,免收更赋,广纳人才。吴国国力于是蒸蒸日上,国都广陵也随之进入历史上第一个繁华的时期。
由于人口增加,市井繁盛,刘濞又将都城作了一次扩建,即在原城东北部外,加筑“东郭城”,广陵遂扩大为十四里半的周长。这座城沿用三百年,直到三国时期。对吴都广陵的繁华,后人鲍照在《芜城赋》中作了生动的追述: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孶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浚洫,图修世以休命。
可以想象出一幅汉代广陵城全盛时的图景:街道上的车辆多得车轴相撞,人们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到处是密集的住宅,歌声和音乐响彻云霄。人们煮盐种田创造财富,开山铸铜获取钱币,国家强大而富庶。这段描写展示了一个人丁兴旺、充满生气活力的南方都市。
繁荣的社会经济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复兴与发展,汉代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王国、商埠重镇,更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地灵人杰,慷慨激昂、优美悲怆的诗篇,每每反映了广陵人的文才,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枚乘的《七发》、邹阳的《上吴王书》、刘细君的《悲愁歌》等等,都是汉文化大潮中最绚丽的花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枚乘所作辞赋《七发》,是反映古代扬州风貌最早的一篇文学作品,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其中对广陵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壮观景象的描述以及“七体”这一辞赋形式的创造,从各个不同侧面,交织成一首汉代扬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的光辉诗篇。《七发》也因此成为扬州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影响中国文坛千百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