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导言——关于禅门公案的几个问题(7)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9 浏览量:169

《碧岩录》传世以来,备受丛林重视,虽曾经大慧宗杲毁版批判,但仍盛行不衰,被誉为“宗门第一书”。《碧岩录》之后,评唱之书相继而出,较有影响的有:

(1)元万松行秀《从容录》六卷。所评唱的公案取自宏智正觉的《颂古百则》,内容与《碧岩录》多不相同,而编辑体例和著作方法则与《碧岩录》完全类似。

(2)元林泉从伦《空谷集》六卷,作于至元乙酉(1285)年,所评公案取自南宋曹洞宗僧人投子义青的《颂古百则》。

(3)林泉从伦《虚堂集》六卷,作于元贞元年(1295),所评公案取自丹霞子淳的《颂古百则》。

以上三种连同《碧岩录》,被称为公案拈古四大著作,它们都是对前代某一家所编“颂古”作品的阐发,如同今世的注释翻译之作,只是语言形式仍不脱离禅家习惯,对禅宗以外的读者依然存在一个语境转换问题(关于“语境”,下面还将讨论)。颂古著作中还有一类自辑公案,自作偈颂,又自作拈提评唱者,最有影响的是南宋无门慧开的《无门关》,该书辑录唐宋以来禅门宗师公案四十八则,每则加以拈提、颂唱,且言语峻利,灵活多巧,颇为禅门推重。

如同颂古之作既有个人专著和编辑之作一样,拈提评唱之书也有汇集者。南宋宗永《宗门统要》即是较早一种,该书经元代清茂扩充为《宗门统要续集》二十二卷,清代康熙年间,杭州僧净符再扩充改编为《宗门拈古汇集》四十五卷,所录公案上起释迦牟尼,拈提之作则下迄明清诸家,可谓名副其实的历代“拈古汇集”。

近代以来,禅门已不再有颂古、拈提评唱的专门著作,但宗师大德的评唱偈颂偶亦有之,只是论其言语意境,已不逮前人远甚。这使我们不能不注意一个问题:当代文化背景已是中西交合、新旧交替,语言已流行白话,思维方式已惯于逻辑思辨。所以,古德公案的传播、解读,也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偈颂评唱方式,应该谋求从思想观念到言语习惯与现代人的契合,与现代生活的契合。这是笔者的基本理念,也是本书为之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