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青莲寺:佛门异才建晋魏河山第一寺(2)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8 浏览量:710

青莲寺大殿(图片来源:远方网 摄影:wf631012)

青莲寺位于晋城市东南约17公里的硖石山中,人称“晋魏河山第一寺”。青莲寺前上下两座,下边的一座创建年代较早,俗称古青莲寺;山上的一座年代稍晚,俗称新青莲寺。寺院三面屏山,一面下临丹河,景色秀丽,与南面的珏山双峰遥遥相望。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当时高僧慧远在此结室为庵,草创寺院,初名为“硖石寺”。唐代宗在位时(762-779年)有神墨禅师在此修行。唐贞元之时(785-806年),有智通禅师在此注《六波罗密疏》流行于世。唐太和初年,有慧愔禅师从汾并(今太原)到此,在前人的基础上营造殿宇,广集佛徒,开辟法华经道场,至此青莲寺初具规模。

唐太和二年由于名僧接踵而至,佛教徒日益增多,古寺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便在今新青莲寺的位置创建上院兼设普贤道场。唐太和七年,由当地六位信士捐资建造弥勒阁一所,此时已拥有山田二十余顷,实力日益雄厚,咸通八年(867年)御赐名额为青莲寺。百余年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上寺曾被赐名“福严禅院”。但后来古青莲寺、青莲寺之名被历代沿袭至今。

来到青莲寺寺首先看到的是乳窦泉。“乳”是乳汁的意思。“窦”有清凉甘甜的意思。在乳窦泉的旁边写有两句诗“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看到这两句诗,我们的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美景:当夜幕将临时,一轮明月从山中徐徐升起。而在晴朗的日子,蓝色的天空下,清澈的溪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轻缓缓流动。溪水边垂柳随风轻轻摆动,静谧中仿佛又传来隐约的蛙声与虫鸣——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从前这里有瀑布泉水,景色非常美丽。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幽静典雅的古建筑群,就是青莲寺。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许许多多的佛教寺院都是修建在清静幽雅、远离尘世的深山密林之中,所以佛教中就把寺院的第一道外门叫做“山门”。一般的山门又由象征着佛教“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道门组成,所以“山门”也被称作“三门”。这座红墙壁瓦交相辉映的山门及左右两边的钟楼和鼓楼是1986年由国家拨款和地方投资在原址上重建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青莲寺,去探寻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吧。

进入掖门,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塑有四大天王,他们的形象全部是中国古代武将的打扮,身穿盔甲,横眉怒目,脚下都分别踩着两个小鬼,给人以一种凶猛威武的感觉。他们在我国民间又俗称为四大金刚,金刚是梵文的意译,金中最刚之意。用以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相传,他们原是商朝佳梦关总兵的魔家四将,每人都掌握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但是他们助纣为虐,最后被姜子牙歼灭,在封神台上姜子牙奉太上元始之命,将他们封为“四大天王”命令他们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命,掌风调雨顺之权。在南方是增长天王魔礼青,其身青色持宝剑,因宝剑有锋,故隐意为“风”。西方是广目天王魔礼红,其身白色持琵琶,因琵琶能拔调发音,故隐意为“调”。北方是多闻天王魔礼海,其身绿色持宝伞,因伞能遮雨故隐意为“雨”。东方是持国天王魔礼寿,其身红色持龙蛇,因这两种动物都可以顺着抚摸,故隐意为“顺”。所以这“四大天王”在民间又称为“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之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