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农历九月十日,《百喻经》译出纪念日。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7 浏览量:292
、《百喻经》译出纪念日

《百喻经》书影(图片来源:资料图)

农历九月十日,《百喻经》译出纪念日。

《百喻经》,四卷,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五世纪印度僧人僧伽斯那著,其弟子求那毗地于南齐永明十年译成汉文。本经是集录有关善恶罪福报应之譬喻故事而成,用一百个(今存九十八喻)譬喻故事,说明佛教基本教义。大部分故事都以一般民众为对象,也有一些针对外教徒、出家众、国王等。内容包括愚人食盐喻、妇女欲更求子喻、入海取沉水喻、估客驼死喻、欢喜丸喻、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等,都是利用譬喻形式,以加深听者的理解。经中故事短小生动,设喻巧妙,文学性、可读性甚高,对佛教术语的解释细致富于哲理,不仅能帮助普通大众理解深奥的佛法义理,还能使人读后对人生有所感悟,心灵得到荡涤,“除去教诫,独留寓言”,也是一部既亲民又不失深刻的佛教文学经典。

本经作者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古印度大乘论师。汉文大藏经中,与本经编纂目的相同的经典尚有不少,如《杂譬喻经》等。

求那毗地(?~502),意译德进、安进,南齐时来华译经僧,中印度人。早岁出家,师从大乘论师僧伽斯那,经常讽诵经典,并熟记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通达内外经典,精研阴阳、卜筮之术,占时验事。齐高帝建元初,居止毗耶离寺,执锡布化,威仪端肃,王公贵人迭相供请。其师僧伽斯那曾由经藏中抄出“譬喻一百事”编成一部以教授新学者,求那毗地也精通其义旨,遂于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译出,即《百喻经》四卷。其后,求那毗地又译出《十二因缘经》《须达长者经》各一卷。刘宋大明以后,译经事业衰微,到这时才有新译本出现,时人见而称叹不已。求那毗地为人弘厚,很多人从万里之外前来归依,南海商人也都很崇敬他,为佛事献资赞助者很多。后于建康建正观寺,重阁层门,整饰殿堂,收徒施化,德业甚著,中兴二年示寂,年寿不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