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600~664),唐代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俗家姓陈,名袆,是河南偃师人。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西行,跋涉万里,于贞观七年至印度,在印游学多年,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为玄奘法师设大会,敕使诸国义解之徒于曲女城汇集,玄奘法师受请登床,专扬大乘论意,被尊为“大乘天”。贞观十九年回长安,以所获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献于朝,太宗敕命于弘福寺传译。高宗永徽三年,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显庆四年,高宗以玉华宫为寺,次年法师于该寺译《大般若经》。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录此前所译诸经论,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有五。玄奘法师一生事迹,详见《大唐西域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佛祖通载》诸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