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9月29日当代大德南怀瑾居士往生纪念日

来源: 发表人: 2023-01-07 浏览量:337

南怀瑾(图片来源:网络资料图)

2014年9月29日,是当代大德南怀瑾居士往生2周年纪念日。

南怀瑾(1917~2012),当代学者、诗人、居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幼年接受书院教育,后肄业于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及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自幼喜好佛道,初学道家仙道丹经,其后潜心佛学,服膺禅宗。遇禅宗硕德袁焕仙、虚云老和尚等,成为袁氏弟子。后入峨嵋山中峰大坪寺闭关三年,出关后讲学于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其后入康藏学密教。1949年去台湾,潜心著述,随缘宏法,又应聘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南怀瑾先生为沟通中西文化,创办东西精华协会,设总会于美国。曾主持台北老古出版社,发行过知见杂志、十方杂志等佛教刊物。

南怀瑾先生之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其学问涵盖儒、释、道三家,并且精通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在台湾时,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人物。南先生却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一“凡人”。长期以来,流传最广之称谓还是“南老师”,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称呼他。1985年夏,南怀瑾先生离台赴美国,在美期间,成立“东西学院”,旨在推进东西文化交流。不论是在台湾还是旅居海外,南怀瑾先生每念及国家振兴图强事业,特别是对祖国统一大业系于心怀、百般关注。1987年结束旅美生活后移居香港,希望就近献力于国内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

南怀瑾先生从国内文化教育事业入手,相继成立光华教育基金会、国际文教基金会,1989年以来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并其他科研文教机构捐款,设立多种奖学金和各类基金,鼎力推进国内文化科技事业发展。南先生还筹资兴建金温铁路,于1998年建成通车。几十年来,南怀瑾先生出版过三十几部专著,一些著作一版再版,长销不衰。其著作以演讲整理为主,往往将儒、释、道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台湾及大陆多家出版社陆续出版南怀瑾先生作品《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孟子旁通》《易经系传别讲》《金刚经说什么》《如何修证佛法》等,颇受欢迎。南先生晚年居大陆,在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逝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