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军中赵子龙
1885年10月30日(清光绪十一年九月廿三日)生于山东省乐陵县城西北城关镇赵洪都村一个读书人家庭,曾祖以下皆为诸生,祖父宋堪性善好施,在乡里颇有佳名;父亲宋釜(字湘及)为清末廪生,学识广博,以才学称誉乡校,然因业师遭文字狱而受株连,终身不得做官,而又不通农事,家境艰难,成婚后便外出谋生;母亲沈氏颇贤良,宋哲元居长,共兄弟三人(二弟春元,字惠东;三弟智元,字慧泉),两个妹妹(大妹淑真,适曹镜兰。二妹淑贞,适李武台)。
1887年,宋哲元随父母投奔后颜村舅舅沈兰棻家定居,宋湘及因生活所迫外出奔波教馆,宋哲元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纺线织布出售勉强维生,艰难度日。1891年开始,宋哲元随父亲去家馆陪读,读书识字,对欺侮穷人的事往往非常忿恨。1893年,宋湘及到广西任桂林太守幕宾,宋哲元到舅舅沈兰棻的塾馆继续读书。1897年,宋湘及到直隶盐山县旧县镇西南院刘家教家馆,宋哲元随父就读。1898年宋湘及到北京教私塾,宋哲元随之到京,并开始习武练拳,参照民间武术书籍,早晚舞棍弄棒。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宋哲元父子无奈之下回乐陵原籍。1901年,宋哲元因生活所迫在家乡教私塾,此间体恤贫苦学生,受到乡亲称誉。
1905年,宋湘及被陆建章聘至曹州参与戎机。1907年春,宋哲元复到北京,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于第六镇第十一协第二十二标第二营补名额,同年冬考升丙班学长。1910年冬,宋哲元从武备学堂毕业,在本镇见习。1911年春随北海镇总兵陆建章到广东,任中军处委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2月陆建章调任京畿执法处处长,宋哲元回京任稽查员,认识了冯玉祥。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宋哲元任左路备补军(统领陆建章)前营(管带冯玉祥)前哨哨长,驻防北苑。1913年8月任京卫军左翼第一团(团长冯玉祥)第一营前哨哨长。1914年4月陆建章任剿匪督办,以冯玉祥为左翼第一旅旅长兼第一团团长,宋哲元任第二团第一营营副,随冯征剿“白狼”,转战河南、陕西。8月白狼军失败,9月第十四旅扩编为第十六混成旅,宋哲元仍任副营长,11月开赴汉中。1915年5月随冯玉祥入川,升为第一团少校团附。1916年1月1日,宋哲元在四川绵阳与常淑清结婚,由冯玉祥主婚。3月改任新兵团营长,到河南招募新兵,未成,4月20日授陆军步兵少校,6月6日袁世凯死,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回驻廊坊,沿途招募新兵成四个营,宋哲元任第二团第一营营长。
1917年7月11日,宋哲元跟随冯玉祥率部进攻北京,讨伐张勋复辟,宋营进展神速,最先攻入永定门占领天坛。11月广东护法军北征,第十六混成旅奉命援闽,到浦口按兵不动。1918年2月北京令第十六混成旅改道援湘,6月率部随冯玉祥驻常德,11月参加整训,期间剿灭了在桃园作乱的“红衣神兵”。1920年8月第十六混成旅开回汉口以北,11月移防信阳。1921年7月参加攻打陕西督军陈树藩。1922年2月23日升任第十一师第二十二旅步兵第四十三团团长。5月随冯玉祥大战河南督军赵倜。10月31日冯玉祥调任北京政府陆军检阅使,11月3日冯全军离豫,移驻北京南苑。11月20日,宋哲元授为陆军少将。1923年10月4日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当时冯玉祥部有五位旅长,第七混成旅张之江、第八混成旅李鸣钟、第二十五混成旅宋哲元、第二十二旅鹿钟麟、第二十一旅刘郁芬,人称为“五虎将”,宋哲元被拟为赵子龙)12月21日授将军府将军。1924年9月4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23日宋哲元参加了北京政变,列名《主和通电》,任国民一军手枪旅旅长。1925年1月4日代理国民一军第十一师师长,兼教导团长,辖第二十一旅(旅长佟麟阁)、第二十二旅(旅长陈毓耀),5月5日授为陆军中将。11月22日郭松龄反奉,30日热河都统阚朝玺退回奉天,宋哲元师乘机进占承德。12月4日被任命为热河都统(宋哲元任热河都统时,首先安抚或镇压了各割据势力的杂牌军队,安定社会。又废止了奉军张作霖滥发的纸币,稳定了金融、市价。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他清吏治,修公路,倡导造林、开矿、开垦、放牧。多方筹措了七十余万元教育基金,用于基础教育。在他管辖的地区内,偷盗鲜见,社会平安。人们特别感戴他治理有方。在他离开热河时,群众拉着他的车,舍不得让他走,以至,汽车一天也没开出几十里地),兼西北军骑兵总司令。12月8日冯玉祥和李景林爆发战争,张之江进攻不利,20日冯玉祥调李鸣钟和宋哲元来援,22日突破李景林军战壕,占北仓,24日占领天津,李景林乘日本军舰逃往青岛。
1926年1月1日冯玉祥通电下野以转移视线,4日冯玉祥再电段祺瑞辞职,以职权交张之江,即离张家口赴平地泉,准备经蒙古赴俄,并以宋哲元任热河司令,宋哲元就任热河都统。1月27日,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宋哲元、刘郁芬等通电否认国民军“赤化”,也未能阻止吴佩孚和张作霖的联合进攻,2月各系军阀联手进攻北京地区的国民军,宋哲元奉命去张家口和张之江、鹿钟麟等人经营冀察绥晋边界地区防务,以备不测。4月6日汤玉麟占领热河,国民军宋哲元退察哈尔,15日国民军撤出北京,主力退守南口,宋哲元任北路军总指挥,28日宋由多伦行抵张垣,与张之江鹿锺鳞协商防守问题。5月6日任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西路军总指挥,18日开始向晋军进攻,宋哲元任国民军西路总司令,主晋北进攻军事,一度攻克大同,进逼雁门,直、奉各方军阀加强进攻,战事激烈。7月19日奉军第十军副军长戢翼翘占多伦,宋哲元率军回援,晋北战事暂时缓和。8月14日,国民军因寡不敌众放弃南口,各将领自寻出路,宋哲元率部退到绥远。9月17日,宋哲元参加了“五原誓师”,10月初被任命为驻宁军总司令,在宁夏统筹军实,兼暂编第一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