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弘法寺106岁本焕长老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97258366
本馆由[ ]创建于2012年04月02日

本焕长老化身窑 一颗颗舍利五颜六色

发布时间:2012-04-13 11:21:57      发布人: 一米阳光
 一颗颗舍利五颜六色,晶莹剔透,在白色的水晶棺中显得异常美丽,这是弘法寺本焕老和尚留下的。昨日是本焕老和尚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7天,化身窑开启后进行灵骨、舍利分拣,大量舍利子出现。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分拣,舍利子在昨日下午4时左右收集完毕。据弘法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灵骨、舍利等将按照本焕老和尚生前嘱托和丛林古制如法进行,本焕老和尚生前住持过的寺院都可以迎请,起塔供养。

  昨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参加了本焕长老化身窑开启仪式,他称,舍利首先是一种信仰。

  印顺开启化身窑

  昨日,是本焕老和尚法体进入化身窑后的第7天。上午8时许,数十居士等赶到弘法寺后山化身窑处,在这里化身窑将被开启。

  昨日上午9时许,在现场近百人的一片诵经声中,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亲自将本焕长老化身窑徐徐开启。而后,印顺大和尚与几名法师进入化身窑进行灵骨和舍利收拣。

  上午10时许,灵骨等收集完毕,随后被运送至弘法寺法堂。在这里,灵骨、舍利将被分拣清理。

  “一打开化身窑,我就看到了一颗很大的舍利子,实在激动。”昨日上午在化身窑现场,居士彭先生非常激动。他介绍,当时灵骨、木炭以及木灰都混在一起,隐约能看到一些舍利子。他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亲眼见到舍利子,当时非常幸运,仿佛又跟见到了本焕老和尚一样,心里非常亲切。他表示,本焕老和尚在世间活到106岁,实属难得,受人景仰。如今,老和尚离开了,灵骨和舍利等可以说是大家对他的一种寄托。

  大量美丽舍利出现

  昨日上午10时左右,印顺大和尚将装有灵骨和舍利的容器搬至弘法寺法堂,印顺在这里和一些法师、居士等一起将灵骨、舍利以及木灰等分开。

  昨日下午1时30分许,第一批被分拣出来的舍利被印顺搬出法堂。南都记者看到,在白色的水晶棺里,一颗颗蓝色、白色以及褐色的东西摆在那里,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数量很多。现场法师表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舍利。

  “这仅仅是分拣了很小一部分出现的舍利,相关分拣还在进行中。”昨日现场一名居士表示,他是第一次见到舍利。

  昨日下午,@南都深圳读本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公布相关舍利图片,引发连串关注,很多佛教信众看到后赞叹很神奇,赞叹本焕老和尚舍利住世。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也有很多网友也心存疑惑:舍利是什么东西?它为何生成,到底有多少舍利。

  昨日下午4时左右,灵骨、舍利等分拣完毕,大量舍利被安置,很多市民在舍利收集现场围观。

  舍利将被迎请到各地寺院

  很多市民关注舍利到底有多少,而且非常关心将如何安置。昨晚7时许,弘法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虽然灵骨、舍利分拣完毕,但还要具体进行清点处理。她说,今日将会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感谢大家的关注。

  据了解,对于灵骨、舍利如何安置的事情,本焕老和尚生前已经安排荼毗灵骨的处理方案,凡是本老生前住持过的寺院都可以迎请灵骨、起塔供养。

  昨晚,弘法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会按照本焕老和尚生前的安排以及丛林古制如法进行,很快会有相关处置方案。

  昨日,在本焕老和尚化身窑开启现场,印顺感谢十方善信、社会各界的支持,使长老的后事得以圆满。他说,现在后面的一系列事情正在依照此前安排正常进行,迎请灵骨、舍利等也会尽快安排,事情一定会圆满,请大家放心。

  ■专家解读

  “舍利首先是一种信仰”

  中国社科院专家黄夏年解读舍利崇拜

  什么是舍利子?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其价值何在?随着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圆寂,这一系列问题成了近段时间相当数量市民群体中讨论的热点。昨日下午,南都记者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黄夏年昨日参加了本焕长老化身窑开启仪式。他表示:“舍利首先是一种信仰。”从舍利崇拜和信仰的角度讲,其成因不属于科学解释的范畴。

  舍利是什么

  黄夏年介绍,“舍利”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遗骨”。它可以是人体火化之后得到的结晶物,也可以是固化的骨头。舍利有多种,通常可以分为肉舍利、血舍利、发舍利与骨舍利几种,这是佛教徒视为最神圣的圣物之一。

  他介绍,舍利崇拜的历史源头应该源于最早的宗教圣物崇拜现象。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活动之一,人们因为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正确地了解,由是产生崇拜的心理。在多神论和泛神论的影响下,古代祖先对各种自然物顶礼膜拜,如崇拜树神、山神和太阳神等等。以后,随着人们的认识视野扩展,受生殖崇拜影响之下的祖先崇拜也纳入了多神论的崇拜体系,英雄崇拜也开始出现,舍利崇拜就是这些崇拜的综合因素表现。

  舍利崇拜

  “佛教的舍利崇拜是一种特定的与人有关的生命崇拜的延续活动,它是历史上对佛教做过贡献,并且生前受到人们尊敬的这样一些人,圆寂之后仍然受到人们的尊重而加以崇拜的固化活动,因此它有英雄崇拜的特点,是一种圣物,具有神圣性。”黄夏年说。

  对于舍利的崇拜,涉及到的是佛教灵异崇拜的主要表现之一,按照佛教界的说法,因为一些高僧的修行,所以在圆寂荼毗之后得到舍利。或者是在封缸之后肉身不腐,成为“坚固子”。“因此舍利包含了灵异的因素。”黄夏年介绍,此外舍利还是东方宗教特有的崇拜形式,已成为程序化活动的重要内容。舍利崇拜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与社会活动的因素,是人类宗教活动与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舍利崇拜是人类内心中的一种信仰需求,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被行政命令所禁止,佛教徒只要有这种心理需求,它就能够长期存在下去。”黄夏年说。

  舍利真伪考证

  对于舍利崇拜现象该如何认识?黄夏年表示,在中国,佛舍利崇拜则是中国佛教中最有影响的佛事活动之一,佛舍利崇拜在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舍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长时间的热情追求,应该还要从宗教的本身去解释。佛是至尊的,具有神圣性,所以见舍利犹如见佛的法身,故才能产生“代代钦崇”的情况。还有法身佛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舍利还包含了道德伦理的问题,供舍利塔可以完成中国传统的孝道,这无疑是中国人的创造。”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舍利崇拜,这无疑是一种信仰的反映。信仰的前提是要求有信,然后才是仰止。”黄夏年称,信仰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舍利的研究与考证,就不能从真伪的角度来谈了。特别是佛舍利,我们只是从书本上和造像上看到了佛,每个人对佛的理解也不一样。古人曾说“又舍利色相随人随时,变化不测,历历见闻,不能尽述。”既然我们都是凡人和后人,没有见过佛,那么佛的舍利是不是真的,我想谁也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佛教徒,只要相信佛教,就不会对舍利生起真伪的怀疑,因为这是信仰的需要。

  舍利与历史

  “虽然我们不能判断舍利的真伪问题,但并不是说不能对它进行研究。”黄夏年说,舍利活动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历史文化因素,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痕迹。例如,舍利在古代中外交流的活动中,经常被作为信物和礼物赠送。在中国的史书里面记载了大量来中国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使节向朝廷贡奉舍利等的记载,佛教徒来中国都要带有经书和舍利两件重要的东西,像玄奘大师不仅带回来印度的佛经,而且还带回来舍利。舍利确确实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联络了中外佛教徒的感情,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此外,伴随着舍利崇拜活动的一些历史记载的供奉物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每一次舍利的出土,对学术界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发现,“舍利除了有宗教的崇高价值之外,也是历史文化因素的深刻的反映。”黄夏年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