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抗战烈士写碑文
1934年胡适为抗战烈士公墓撰写的碑文,这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碑文。事缘1933年5月,傅作义部队在河北怀柔西北山地,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进攻,战斗至为惨烈,据当时战地记者报道,“人人具必死之心,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屹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榴弹,伏在外壕里,一人独力杀敌几十的”。总计五十九军此役死三百余人。至9月,日军撤退,傅作义收官兵遗骸二百零三具运回呼和浩特,公葬于大青山麓,并请胡适撰写碑文。胡欣然应允,全文仅四句白话铭文:
“这里长眠的是二百零三个中国好男子!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
这样的白话铭文,文字不美,平平无奇,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用白话撰写的碑文。
胡适为阵亡抗日烈士撰写的青山碑保存得并不久。1935年6月,何应钦电告傅作义,要求“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不得有排斥及挑拨恶感之言论行为”。傅不得已,只好把胡适的碑文盖上一层沙土,改刻“精灵在兹”四字。胡适知道后,非常生气,写了一首诗:“雾散云开自有时,暂时埋没不须悲。青山待我重来日,大写青山第二碑。”而今不知原来的碑文还在否?至于“大写青山第二碑”,则竟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