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98314475
本馆由[ 天使在人间 ]创建于2012年07月13日

生之足迹

发布时间:2012-07-13 11:03:58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俞伟超先生于1933年1月4日出生上海,祖籍江苏省江阴市。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1987-1998年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2]
  1950年9至1954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考古专业毕业生。
  1954年9月至1957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配合三门峡水库工程建设,先后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古栈道的勘查和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唐墓葬群的发掘。
  1954年9月至1961年1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先生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
  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
  1961年2月至1985年4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教研室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先后讲授了战国秦汉考古、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古代文献目录学等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考古专业人才。为了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他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工作,先后主持了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山东临淄齐古城遗址、湖北黄坡盘龙城遗址、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遗址、陕西岐山和扶风周原遗址、青海大通上孙家汉晋墓葬群、湖北当阳季家湖遗址、青海循化苏志卡约文化墓群、湖北沙市周梁玉桥、河南班村等遗址的调查和发掘;领导了三峡库区及迁建区的文物普查、规划与发掘抢救工作;指导了南海水下考古、福建海域考古以及内蒙古、山东等区域的航空考古工作;推动了古代DNA研究的进展。
  1985年5月以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历任副馆长、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此期间,他主持修改了自1959年以后长期未变的中国通史陈列,吸收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充实了大量新的展品,增强了陈列内容的科学新和学术性;为了提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学术影响和国际地位,他努力发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友好交往,与国外博物馆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作为一位远见卓识的考古学家,为了将中国的考古学推向世界,他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水下考古和航空考古队伍,填补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