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墓可以作为研究唐代陵园的一个典范
在发掘之前,考古队根据实地勘查到的资料和百姓提供的线索,一致认为此墓内埋葬的是武则天次之章怀太子李贤。因为该墓的位置距离乾陵最近;且墓前石刻数量众多,保存相当完整,尤其是一对石蹲狮,其造型精美程度与乾陵御道前的石狮不相上下;另外墓的封土又高又大,群众称其为"方冢"。鉴于史册的明确记载,在乾陵陪葬的17位死者中,似乎也只有李贤才能拥有如此精美的石刻和广阔的陵园。直到此墓出土了永泰公主墓志铭之后,人们才彻底搞清了此墓的归属。有关"号墓为陵"的记载文献中极少,现实的范例更罕见难寻。真正按"号墓为陵"制度建造,又在文献上有明确记载的只有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两座。"号墓为陵"的墓葬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其规模、随葬品数量、葬具规格等都比同时期同等地位身份的墓葬高得多。仅从墓葬形制来说,永泰公主墓可以作为研究唐代陵园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