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寿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82782320
本馆由[ 无忘告乃翁 ]创建于2010年09月10日

布衣都督汤寿潜

发布时间:2010-09-10 15:11:47      发布人: 无忘告乃翁

  出处: 《可爱的萧山》 作者: 汪柏遂 主编 2005-09-11

  清末明初,大汤坞村出了一位“乡巴佬”模样的大人物,他就是辛亥革命中首任浙江都督、浙江路权运动的领袖、全浙铁路公司总理、沪杭铁路的总督办汤寿潜。

  汤寿潜(1856—1917),名震,字蛰先。他怀着救国拯民的理想,在内政腐败、外患频仍、国势日衰、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度过了一生。1890年,汤寿潜冒着坐牢的危险,著《危言》,呼吁当局兴利除弊,变法维新,是浙江早期的维新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主张立宪的领袖人物。1892年中进士,后出任安徽青阳知县。到任未满3月,便托辞回归故里。此后,清廷先后授他为两淮盐运使、云南按察使、江西提学使等职,他都辞不赴任。

  20世纪初,外国殖民者到处攫取我国铁路修筑权。1898年11月,英国资本家与清朝铁路公司总办盛宣怀签订《苏杭甬铁路草约》,夺取了该路的修筑权。1905年,美国商人也企图攫取浙赣铁路的修筑权。汤寿潜联络张元济、夏曾佑等发动旅沪浙江同乡,与江苏张謇等联手集民股,自办全浙铁路,誓从洋人手里把浙江铁路修筑权夺回来。同年7月,浙江铁路公司成立,汤寿潜被选为总理。经公司和萧山籍京官协同努力,终使清廷允许浙江铁路由商民自办,并授汤为四品京卿,总理全浙铁路事宜。但卖路势力不肯罢休,上窜下跳,阻止浙路自办,怂恿朝廷收回“浙路由商民自办”的承诺;用“将借款与筑路分开”的遮眼法,将苏杭甬铁路路权卖给英商;将出卖该路权的原签约人盛宣怀升任为邮传部侍郎。这一切激起了江浙两省人民的公愤,呼声宛如钱江怒潮,席卷江浙大地。汤寿潜抱着殉路的决心,一面领导“拒借款保路权”运动,一面顶压力,排干扰,投身沪杭铁路的督造工作。1908年8月13日沪杭铁路终于在枫泾接轨通车,给卖路的洋奴一记响亮的耳光。为了抵制洋人攫夺东南铁路修筑权,汤寿潜不顾年老有病,赶赴广东,联络广州、汕头绅商,共商联建商办东南铁路大计。汤寿潜这一举措,更使借款卖路派坐立不安,加紧密谋驱汤。正好汤寿潜弹劾出卖路权的罪魁盛宣怀的通电到达军机处,清廷便借题发挥,怒斥汤寿潜“狂妄已极”,下令“即行革职,不准干预路事”。革汤的命令,引起各方人士的强烈不满,反借款、反卖路的斗争风起云涌。盛宣怀见众怒难犯,只好与英方废除《苏杭甬铁路草约》,应退的金额移作开封徐州铁路借款。汤寿潜在浙江铁路史上功不可没。

  汤寿潜不论为官为民,始终穿布衣、着短褂、戴笠帽,足登蒲鞋,手拿油纸伞,一副土佬儿打扮。他任全浙铁路公司总理期间,一次从松江乘轮船到上海龙华去巡视工程,因为乘坐在上等舱内,同舱一个商人,看汤这副土相很不顺眼。恰巧此人丢了个银叉子,就怀疑到汤的头上,一路冷言冷语,讽刺不休。谁知到了莘庄,岸上等候欢迎的人人山人海,商人一打听,才知道欢迎的就是身边这个庄稼汉模样的总督办,吓得长跪在地不敢起来。

  辛亥革命胜利后,汤寿潜曾被推举为浙江首任都督,为稳定浙江政局、支持浙沪联军攻克南京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中山曾委任他为民国临时政府交通总长、南洋捐募公债总理等职。他淡泊名利,清廉自律,特别是在任总理铁路4年间,艰苦备尝,却不支取一分薪水。浙江铁路被北洋政府强行收归国有后,政府通过浙路公司,拨给汤20万银元,作为对他总理浙路4年多不支薪金的补偿。尽管他并不富裕,却将此款全数捐给浙江教育会,用作建造浙江图书馆的基建资金。他的这种精神,深受时人赞誉,“布衣都督”、“布衣总理”、“蒲鞋督办”等美名,不胫而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