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广东
“宋维栻一生都与广东有缘。”将军的忘年好友、广州军区战士报原副社长吴东峰说。
而根据宋维栻的老朋友、老部下,著名军旅诗人张旭初回忆,将军与广州结缘,始于1937年初。当年,20岁的宋维栻在红军大学学习几个月毕业后,被分到了红一军团。红一军团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叶挺独立团的前身,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所诞生的部队——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一支诞生于广州的队伍。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时任128师政委宋维栻坐在缴获的美式吉普车上入城,这座南国最大的都市以一副满目疮痍的面目映入了他的眼帘:唯一的一座海珠桥被敌人炸毁,造成2000多名老百姓死伤,全城只有一座高楼“爱群大厦”,一个百货商店“南方大厦”,还被敌人炸坏了。数天后,宋维栻匆匆告别了这座城市,继续追歼残敌。
1957年,宋维栻从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调任广东军区任政委。他始终重视军民关系,每次谈民兵工作时,都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实现全民皆兵,搞好军防,美胆敢侵犯我国,一声令下,我们就能组织几百个、几千个师……”民兵工作很快收到了成效。1962年,盘踞在台湾的妄图卷土重来,先后派遣9股武装特务,或从沿海偷渡,或从山区空降。宋维栻指挥边防部队与民兵紧密配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广东军合全歼美蒋特务,受到解放军总部表扬。这一场干净漂亮的“歼灭战”在国内外亦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后来被编成话剧《南海长城》,不久又被拍成电影。
1987年,脱下戎装的宋维栻选择回到广州安享晚年。广州军区的老底子就是井冈山的红四军,其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宋维栻担任过铁道兵政委,在广东有10多万的铁道兵,对于宋维栻来说,这里遍地是战友。于是,他和家人在白云山脚下的一座安静庭院里,过着著书、种花、听鸟鸣、会朋友的日子。
宋维栻对这座城市极有感情,广州的变化让他感到欣喜,在庆祝广州解放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宋维栻说:“广州现在已经大不同了,横跨珠江的8座大桥,1个过江隧道。高楼大厦林立,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回顾广州解放五十年来的变化,真正是日新月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走在全国最前列。”
宋维栻的大儿子宋柏林说,宋维栻主动提出,百年之后要把一部分骨灰留在广州。“广东,是父亲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