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作曲家李传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7730660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5月07日

指挥家李传佳教授

发布时间:2012-05-07 14:50:5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怀念恩师李传佳:1944—2012,音乐人生

  希望他在天国安息,一切来的是这么的突然,恩师昨天凌晨突然走了,客死在广州的学生家里。走得是这么的仓促,听他爱人周老师说,之前没有任何前兆,昨天晚上我还梦见了在上他的课,所以今天使劲在赶着写明天要交的和声、旋律作业,还在担心没有练琴被骂,还在听他推荐的动物狂欢节拿着他给的总谱找灵感。。。可是。。。今天下午传来的噩耗让我完全没能反应过来,痛哭。寒假时住院,后出院,没什么大碍,还准备过几天和他出游、采风, 五一之前的那节课他说他准备五一去广州,不上课了,还叮嘱我要好好写作业,但没想到那天成了永别。。。一切让我完全不能接受。。。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两个星期前的课上,那个星期我奇迹的完成了全部作业,心想终于能让他高兴一下了,但看着作业他还是皱起眉头,因为我错误太多,恩师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漏掉,他很严谨。

  那几个星期我们除了上课外,恩师还意外的给我聊了聊他的故事: 恩师原名李传家,1944年生于遵义的农村,他的童年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朝气蓬勃中度过的,他16岁左右就考取了贵州大学艺术系,据他说他是当时最小的学生,同学们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食物配给,供应紧张,但是因为他比较小,所以没太饿。在来贵大之前,他都不知道什么是钢琴,从那时才开始学习。

  听他说,他的大学老师姓常,一位老音乐家,上海人,年轻时正值抗战,怀着满腔热血准备去当时的圣地延安,结果坐错了船去了台湾。无奈,只有等到解放战争时才千辛万苦逃回来,遇见贵大招老师,就到了贵州教书,但因为创作作品的问题和去了台湾有通敌嫌疑被诬赖成了通敌分子,他被打倒后非常郁闷,只教不带感情的和声。但常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所以李老师的基础很好。

  李老师毕业后分到了学校当助教,刚刚工作没两年,就发生了文化大**。有一次贵阳市里要搞庆祝五一的晚会,在群众大剧院。有一个节目是200人的大合唱,需要指挥,但当时的指挥家、优秀音乐家都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没人来指挥,这时候学校想到了李老师,因为他出身不错。年轻,没什么历史问题在加上是学作曲专业的,就很自然的把他叫来了,但是李老师压根就不懂指挥,只有临阵临时去学,结果演出效果不错,得到了不错的反响。之后,文革时期贵阳但凡有集会,不论节日晚会还是几万人在春雷广场的群众大会,合唱的指挥少不了李老师的出现,因为年轻,所以大家叫他“小指挥”。在贵阳的50后—60后这一辈人中,李老师算名人了。

  后来他还组织排练样板戏,每一天要排几次,早上黔剧团,下午学校的剧团,晚上还要回去准备第二天的剧本和曲子,除了样板戏,有些时候还要指挥合唱、乐队这些,通常一天只睡5个小时就得起床。他说那时候非常累,但也是因为那时候的压力,才成就了他的后来。他也下过乡扶过农,在这期间他顺便采风,为以后整理贵州民乐、教育做了准备。 在文革时你斗我我斗你的时候,李老师却抓住了机遇,练就了好功底。

  终于,文革结束了。他被派去北京进修(相当于硕士&博士),结识了很多后来的大家,很多都保持了一生的友谊,比如他的同班同学,现在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老师。他们进修的作业非常多,但每次他们两个都能够完成,得到了老师的赏识。 在进修结束后,他回到了贵大继续当老师,而赵季平老师分到了西安音乐学院。

  回来之后,李老师成为了贵大的教授, 除了教书以外他也参与了很多音乐推广活动,他组建了贵州第一支专职的民乐队,并在贵州省第一届“苗岭之声”音乐节上大获成功,并受到前来观摩音乐节的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赞誉:“没想到贵州还有这样成熟的民乐队,很值得学习和推广。”也就在这时,赵季平老师和张艺谋合作了红高粱而成名了。“可惜我没这种机遇。”他笑了笑说

  但他当上了贵大艺术系系主任,成为了全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会员和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理事,他得到了一个外号,贵州的“民乐大王”,因为他整理&创作了许多贵州民族歌曲是现在还没人超越的。

  后来他当上系主任以后,慢慢疏远了创作,有点可惜,但他的学生们都很棒,他教过上千多名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佼佼者,如严冬老师、王林新老师、陈远林老师、平原老师、舒永刚老师、田刚老师、马健平老师等。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他的学生,在他退休以后,还是坚持上着课,改着作业。

  2010年,当我选择了这所学校,选择了这个专业时,本来他已经不准备收学生了,但因为我干爹和他在年轻时是“铁哥们”的特殊关系,所以我有幸在他的门下成为了关门弟子,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他这两年对我的教导可谓终生难忘,对音乐时,他是严厉、严谨的,在生活上,他是热情和可爱的,他很关心我,虽然我们年龄相差半个世纪,但我们之间也会有很多话题,他充满了好奇心,喜欢玩电脑。他身上有着的艺术家的浪漫。

  有心教我民乐创作,有心教我指挥。。。但很遗憾,就像他说的,我刚刚才入门,很多他的精髓、特色我没能学到,这是件遗憾一辈子的事。请原谅我的不懂事,我会当好这个关门弟子。 好好努力,希望我不辱师门。你永远活在我心里。 在那天谈话的最后他对我说出了他的格言:刻苦,实践。 这是他最后对我说的东西

  最后。。。也希望每一个为梦而追逐的人记住这4个字,我们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不同人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