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乌云的幸福线,把有爱的心紧密相连!
晚辈们有空的时候是去姥姥姥爷家,还是到奶奶爷爷家,孙辈到底该回谁的家?
现在有个现象挺明显,就是孙辈们回家,常常爱说回姥姥家或是回奶奶家,很少有说回姥爷家与爷爷家。
只是,当奶奶与姥姥都去世了,家中还剩有爷爷或姥爷的时候,才能说要回到爷爷家或是姥爷家去看看,去了也就是看看而已,却往往总是找不到那种回家的喜悦心情。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在一些大家族中,特别是老一辈中,往往家中有收入的都是姥爷与爷爷,姥姥与奶奶的收入有限,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收入。
要是从对家庭经济收入方面的支撑能力与发展贡献的程度来看,姥爷与爷爷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按理来说拥有财政大权,也该是在晚辈中说一不二,坐上头把交椅了,可是事实却是相反,收入少,没有掌握财政大权的姥姥与奶奶在晚辈的心目中,却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是最亲近的人,最有感情的人,最能够聊到一块的人,最想念的人,最牵挂的人......
常常有时看到这样的情况,爷爷与姥爷去世了,孙辈就像是参加别人家的葬礼一样,无动于衷。告别的时候害怕,守灵的时候不敢靠前,心里充满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可是若是姥姥与奶奶离世了,孙辈全都像是抽筋拔骨一样地伤痛无比,告别的时候,扑到灵车前依依惜别,守灵的时候,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单独守灵也不害怕,时不时打开冰柜,摸摸老人的脸,拉拉冰凉的手,就是不相信,一个这么善良、大方、亲近的人,怎么能够就这样地离开了呢?往后心里话该跟谁倾述呢?谁还能够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呀?
每每想起过往老太太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回忆起那一幕幕温暖的瞬间,情绪就会崩溃,忍不住嚎啕大哭,仿佛是与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伤离别了,简直就是精神寄托全都突然间消失了,失魂落魄了一般,很久都难以走出这段生离死别的伤痛!
都说金钱是万能的,可是在家族之中,为何能挣钱的爷爷与姥爷,与不能赚钱的奶奶与姥姥相比,在晚辈的心目中有着巨大的落差呢?
也许是,男人都不善于情感流露,对晚辈有的都是严厉的管束与训诫,孩子从小就有一种恐惧感,越长到大的时候,就越发地疏远。
有些男人的做法也会令晚辈憎恨,年轻的时候,有钱给别的女人花,到处沾花惹草,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想要抛妻弃子。到老了,掐不动野花了,被冷落遗弃了,才想起要回家当老太爷子享清福啊,威信早已是扫地出门了,自然是得不到亲情的回复。
当姥姥与奶奶的,一门心思都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论如何都要给孩子最好的,每一个件小事都要竭尽所能地做好,孩子的衣食住行样样操心,总是希望为孩子提供最佳的生活条件。
要给孩子最好的,有一口好吃的也要留给孩子们吃,见到孩子就往嘴里塞好吃的,有点零花钱就往孩子的兜里揣,冬衣夏被样样齐全,有空常常都要嘘寒问暖地聊聊,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们却异常大度,看着孩子们吃的香,比自己吃还要享受。
一辈子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善的眼神,亲切的话语,温暖的双手,辛勤的付出。有空就在家中日复一日地操劳,从来也没有时间去胡扯六拉,行得正,做得直,一生都是干干净净,在晚辈的心目中,就是世上最温暖的阳光雨露。
舍得花钱才能养好娃?不一定。用钱是买不来真情实感的,让晚辈能够记挂一辈子,不是仅仅做好一件两件事,那是要做一辈子的善举!
心诚则灵,爱是相互的,付出才能得到,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知恩图报,从小懵懵懂懂地就享受一份真诚的爱护,直到付出这份爱的人,到了离别的时刻,这份充满温情的爱才停止,但是,这份爱已经深深地植埋于内心之中!
每天,太阳都如约升起,照亮前路,温暖于心,心里暖洋洋了,也会勾起心底那份永久保存的爱意,看见阳光,也就想起了最亲的人!
清明节又快到了,春去春又回,也许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去最爱的人安静的新家拜访了,可是心底的思念却丝毫没有减少,爱是有晴天,何惧乌云遮,穿越乌云的幸福线,把有爱的心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