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无颜面对父母!
人间四月天,本该是春暖花开时,却偏偏是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洁白的梨花盛放。清明节到了,寒凉的气温,湿滑的路面,依然没有能够阻挡住人们前去祭祀逝去亲人的脚步!
人生就像是硬币,也有正反两面,正面留存的都是美好的记忆,反面记录的都是极度后悔的往事。
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人人都有后悔的事!人生最后悔的事,就应当是当初没有好好地孝敬父母,等到了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都是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地哭天嚎地的悔不当初没有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地孝敬一下老人家!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人生一世如果按75岁的平均寿命来计算,人生不过仅仅有短短的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每过一个月,在一个格子里涂掉,你的全部人生就在这张纸上………
假设父母平均五十岁了,与父母即使是天天见面,孩子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也仅仅有300个格子;假如与父母一个月见两次面,能陪伴父母的时间是20个格子;假如一年见一次面,就只有可怜的一个格子。
很多为人子女的人看完之后鼻子都是一阵的酸楚。父母给的一个大家,本是铠甲,却成为越来越多子女不能面对的软肋。 当孩子的会慢慢发现,回家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相聚的时间越来越短。
一年只有春节才能回一次家看望父母一回,这成为在外打拼年轻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常回家看看”之所以难度越来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业与发展等现实压力是重要原因。其次,个人观念与社会道德也是原因之一。最后,从长期来看,要着力减轻社会就业、住房、教育等压力,营造‘轻压力’社会环境。
长期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把‘金钱第一’奉为圭臬,已让许多人都忘记了发展的目的,忘记了奋斗的初衷。
父母越是年老越希望有子女的陪伴,过年过节的,子女尽可能赶回去陪陪父母,这种亲情的羁绊,肯定是外人无法取代的,一大家子的人团圆相聚也是最好的过节方式。这样的节日氛围,可以鼓励、促进子女和父母之间增进感情,满足年纪大的父母精神慰藉的需求。
人生能有几回搏?有时候拼命工作,总是骗自己说是为了给予自己在乎的人更好的物质生活。其实就是一个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愿望而已!
为了生活的更好,暂时道别背井离乡也没关系,且让父母等着,相逢的人终会相逢,这是年华迟到的回信。但往往,与长辈的暂别,可能就是永别!
短暂的一生,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还来不及经历。每一个人都走得匆匆忙忙,抛下还在社会上立足未稳的孩子,芳兰之姿碾作尘土,排山之勇化为飞灰。往后余生一切都是浮云,全部都是归零!
人生苦海,每一个离别的场景,都总是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劝断肠人。当无法节制哀痛顺应变节的时候,只能不断地提醒自己,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谁先来,要珍惜眼前,把握当下!
人生顿悟,言之有理,行之有效。有时的一瞬间就会掀翻心里的酸楚,泪眼朦胧,忍不住在心底发问,天底下的父母,是不是都是这么的傻呀?也许,只有亲人,才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也许,在这个变来变去,什么都看利益,世俗又经济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衡量父母付出的感情。
当孩子的享受无尽的索取,却又嫌弃年迈父母的愚痴。长大以后,孩子总是急切地想要从长辈的身边跑开,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逃离长辈的视野,然后,亲不我待,恍如隔世,追悔莫及。父母的一辈子很短,别让父母享受孩子的孝爱等得太久了!
人生苦短,稍纵即逝,常看看父母长辈,即便是父母离世了,也要常去墓地陪陪父母孤独的灵魂。这些事都是说起来容易,真正的做到,又是真的好难呀! 天天都是这样拼命赚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人人都喜欢金钱了,亲情与友情变得淡泊。
忙忙碌碌疲于应对生活的压力,对父母也是应付了事,回家了吧,也是无话可谈了,看着老去的父母,心酸之余还能干嘛呢?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余钱孝敬父母?
一年下来,不管多么努力地加班加点地赚钱啊!就是这样的攒不下钱呀!两手空空,厚颜无耻回到老家,无颜见江东父老!
混的不好的穷人最怕过年过节了!春节变成了鸡肋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吃嘛嘛不香,过节可有可无,无所谓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故去的亲人悔悟,对健在的长辈愧疚,清明节啊!不敢说爱你啊!有了过世的长辈,这个节日就是充满了悲伤的心情难以平复。过节的休假安逸气氛,也驱赶不走心底人生都有的后悔事,人生最后悔的事,其实就是无颜面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