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日月星,中元节作书远寄江湖,鲜花送逝亲在世犹如寄!
原创 乐善祥瑞 2018-08-25 15:51:52
中元节作书远寄江湖,沥沥细雨在世犹如寄,面对亲人的墓碑,总是前因无语,心里有许多的话,却总是理不清头绪,到底该从那句开始好呢?幽庭向苑门,越想越会抱怨自己的口拙心乱。
悲痛之余所以会抱怨,无非就是因为九个字:放不下、看不透、忘不了。
抱怨像嵌在肌体里的一个毒瘤,它会随着情绪的低沉而加速扩散,治好它的唯一良药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常常会看到在不如自己愿的时候,最常做的,也是最容易做的就是抱怨、发牢骚,似乎这样就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事情发生逆转的方式。
可实际上,问题还是在那里,不解决问题,抱怨就不会自己消失掉的,抱怨只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错失最好的解决时机。需要做的是尽快冷静下来,分析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或者挽回的办法。
不要抱怨生活中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对待、不要抱怨离世亲人“冷酷无情”地销声匿迹、不要抱怨还能有口气的亲属对长辈逝者的漠不关心、不要抱怨同是一奶同胞的亲友装聋作哑地忘记对长辈应有的祭祀、不要抱怨自己与逝者无法联络的无能为力的懦弱!有个哲学理念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所受到的待遇是有它“存在”的背景、条件和原因的。
不能控制他人,但是可以控制自己;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是停止抱怨的最好良方。
人生苦短,何必纠缠?
道教中有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之说,“三官”也称“三元”。
天官赐福,生于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地官赦罪,生于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水官解厄,生于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道教吸取了佛教的有关教义,宣传七月十五日地官下降,能定人间善恶,于是,道士们在这一天日夜通经,据称能使饿鬼囚徒得到解脱。
佛教采取了道教中元节的说法,称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为“中元节”,后来,又俗称“鬼节”。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和高人比较会自卑;和俗人比较,会孤寂;和下人比较,会骄满。
外来的比较是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只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过多,心静就不会去抱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练。
梅花不用羡慕牡丹花,月亮不用去嫉妒太阳。
一米阳光,一石之隔,一时两世,一失至亲成千古恨。
一捧鲜花寄托哀思,人隔千里,万能的互联网也联络不上了,无线路由器也搜不到半点信息,只有自欺欺人地托梦与隔世亲人的会面又总是那么匆匆忙忙,关键的话还没有说出来,亲人就一闪而去,无法得知具体的境况,一切都是凭空想像。不是相信迷信,是相信曾经对自己那么好的亲人,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母亲,孩子真的是痛彻心扉地思念您呀!鲜艳的白菊花那浓郁的芳香,飘扬天际,带着孩儿的思念随风飘舞,自带暖意,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需多言,千言无语尽在不言中。花香有意,扑鼻迎面,道理只对明白人适用!
文人老说“三光日月星”,还自以为概括得全面。其实,想要明白些道理,不能觉得什么顺眼就信什么,还要听得进别人说。当然,这道理只对那些想要知道真理的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