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贵州毕节5名流浪男童之遇难经过(4)
5男孩结伴来到城市,带头者就是年龄最大的陶中林。
今年13岁的陶中林,早已经上学,但是这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大哥,内心却并不老实,在这次结伴离村之前,他曾带领众堂弟“逃离”过一次村子。
就在最近的这次集体逃离之前,陶中林独自一人曾消失过,陶中林消失后,家人和学校报了警,陶中林被派出所的民警找到,并送了回来。
也许有了之前的经验,也许是感受到了外面的好,被送回后的陶中林,仍是不去学校,辍学在家,而他的心也没有收回来,他还是在想着如何能再出去,而且要再次拉着自己的堂弟们一起出去,他也在给堂弟们做工作。
就在11月4日,陶中林带着几个堂弟们,一起去放牛,而这一次结伙放牛,也是“逃离”的前兆,他们在预谋怎样离开这个地方。
于是,就在第二天,星期一的时候,本来应该是陶中井上课的时候,但陶中林却带着自己的四个堂弟,“逃离”了擦枪岩村,再次奔赴到了他们向往的城市。其实,他们也并不是第一次逃离村子了,早在去年12月,5个孩子就跑了出来,来到毕节市区,和另一名流浪儿童在城市乞讨,被民政部门发现,送回来村子里。
城市信报记者了解到,在5个男孩所居住的擦枪岩村,5个男孩子逃学离开村子并不是只有他们,在之前,已经有不少孩子主动辍学,跑了出去。
“我知道的,最近就有五六次村里的孩子突然不上学了,学校和家长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最后选择报警,这些孩子要不就是被民警找到,要不就是因为被发现,让老师和家长到发现的地方去认领。”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的李麒介绍道。
先抛开5个男孩死亡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家不待着,这些孩子们要跑到遥远的城市,过着流浪般的生活呢?11月20日,城市信报记者翻山越岭,来到了5个男孩的家乡擦枪岩村,一探究竟。(5个孩子为什么不待在家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出来流浪?
是城市的灯红酒绿,还是高楼大厦吸引着这五个小男孩?让他们宁愿在城市里做一个流浪的儿童,讨饭、捡垃圾?
城市信报记者乘车三个多小时,颠颠簸簸,顺着一条泥泞的山路进入到擦枪岩村。在擦枪岩村,城市信报记者看到这些孩子家庭的真实情况,以及父母 、亲戚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度 ,似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出逃”。
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些孩子的家庭似乎不太恰当,屋里确实放满了东西,但都是些破旧的杂物,一个电灯,一台电视,再没有任何电器,甚至没有一床像样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