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70089250
本馆由[ 天之骄子 ]创建于2011年01月11日

80后的时代

发布时间:2011-02-23 14:56:55      发布人: 天之骄子
       2010年6月1日,立在夏天的入口处,儿童节的活动如火如荼。扎在孩子群中,有一批“超龄儿童”格外引人注目——穿儿童衫系红领巾的80后。他们以“成人儿童节”的名义聚在一起,唱些儿时的歌,说些儿时的事,玩些儿时的玩具,再选远大中小队长,然后上堂语文课,课间做做眼保健操、掰个腕子、斗个鸡……从21岁至30岁,他们已然成人却依然童心未泯。怀旧是一种时代病,传染着每一代人,满怀亲切的哀伤。8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为什么他们对童年如此流连忘返?拨开历史的灰尘,童年是成年人的精神栖息地,80后的童年温暖、纯粹更堪回味……
  80后
  80后一词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 词,是指1979年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并 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 的问题及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 长、文化发展问题。80后一词最早应用于文学领域,代指80 后作者。如今,80后一词已被各个领域广泛借用,作为1980年 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指代了整个20世 纪80年代出生超过2亿人的庞大群体。
  “文革”后恢复高考——知青父母
  从1966年至1973年12月8日,全国有800多万城镇青年上山 下乡。这些人里有许多人后来成了80后的父母。1976年,“四 王沛群和王孝秋两位知青结婚照 人帮”被捕,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绝大多数在农村的 知识青年得以重返城市就业。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冬天,570万首届高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 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 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后的父母们苦尽甘来,在返城结 婚后对女子的影响除了意识行为还有知识引导。
  万千宠爱于一身——独生子女
  1980年,80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他们赶上了第一代独生子女。除小部分游离于独生女子政策之间的80后拥有少兄弟姐妹相伴外,大部分80后都是“独苗苗”。80后的童年得到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当着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尽情撒娇。虽也被家人寄予厚望或多或少增加些课外的负担,但大部分时间是自由开放的。同样是“独生一代”,90后、00后的童年则复杂得多。面对封闭的校园环境、沉重的课内外作业、竞争激烈的升学之路及电子化的交往方式,90后、00后的童年早已沦陷。有人曾说,一个成年农民的生活可能比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要简单得多。相形之下,80后的童年简单而朴素。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开放
  不同的社会环境,折射了不一样的童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了满目疮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80后的童年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大江南北。在当时许多民众的心目中,改革开放像乌托邦一样在前面招手,不同的人对它寄托了不同的梦想。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谱写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80后的童年在这样有梦的时代洗礼中,唱着希望的歌曲,充满着对未来积极的遐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