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雨相先生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并而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发布时间:2011-12-24 12:46:59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汪雨相先生自幼目睹清末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不满封建王朝政治上的腐败,为求国家民族的出路,经考试取得出国留学资格,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明治大学经纬学堂附设安徽师范班。在日本期间,他毅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秘密革命团体同盟会,这是汪先生投身革命的开始。回国后,他一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一面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立即赶至浦口,加入革命行列,担任柏文蔚的第一军团秘书。五四运动后时,他任教于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坚决站在爱国学生一边,投身于沸腾的爱国反帝浪潮。军阀马联甲督皖时,汪先生正在省教育厅任督学,因痛恨五四时期马联甲曾在芜湖镇压爱国学生运动,愤而辞职,回到故乡明光镇。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作为老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不但没有被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所吓倒,反而带领和影响一批国民党员宣布集体退出国民党,断绝和国民党的一切关系,坚定地加入反蒋的行列。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汪先生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能抗日到底,没有共产党是不能救国家的道理,毅然和长子汪道涵率领全家及亲友28人奔赴延安,参加抗日工作。当时,无数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是常见的事,但是,以一位六旬老人率领全家及亲友奔赴延安,则是罕见之举。 汪雨相先生不仅是一位终生的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心,在五四运动时期明光的文化教育还处于新旧交替状态,学生大都在放置戒尺的私塾里苦读四书五经。那时,已接受进步思潮留学日本归来的汪雨相先生,目睹家乡教育落后状况,决心兴办学校,开创新文化。在学校选址、兴建校舍、购置校具、延聘校长和教师等方面,汪先生都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事躬亲。经过两年惨淡经营,终于在1919年(民国八年)办起了明光公立国民小学,该校有六个班,学生193人,其中女生58人。接着又办起了私立明光初级中学,三个班,91人。其中女生30人。这是嘉山教育史上推陈出新的一件大事。由于汪先生办学有方,加上他一丝不苟的精神,多次任校董事会的董事长。此后,1921年秋任滁州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校长。1926年,受安徽省教育厅之命,就任盱眙县首任教育局长。当时,盱眙地瘠民贫,文化不 兴,又值军阀混战之际,县内匪患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汪先生受命于危难之中,不辞艰辛,以振兴该县教育为己任,为盱眙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汪先生早年留学日本,知识渊博,思想开放、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旧道德,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青年一代。 从1933年开始,汪先生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与省通志馆联系后,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基础上,又亲自在县内各地考察,然后广征博采,详加考订,终于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数年之力写出极其珍贵的第一部(嘉山县志)文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汪先生赴延安,虽家产尽抛,但仍将(县志)文稿带在身边。1959年,当他得知家乡要修新县志消息后,非常激动,毅然将自己保存多年的《嘉山县志手稿》赠送给嘉山县人民政府。这是汪先生对家乡的又一重要贡献。 汪雨相先生由清末的一位秀才,不断追求光明和真理,终于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并而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值得大家永远纪念和敬仰。